甘肃金昌市金川区加强对村官的培养管理
2014-10-22 15:06:00  来源:甘肃省委组织部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金川区强化培养管理措施,引导、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扎实苦干,促使他们快速健康成长,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一、培养育人,提升综合素质。坚持因人施教、量体裁衣的培养教育方式,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一是集中培训提高。每年通过分批调训、观摩学习等形式,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不少于半个月的集中培训,对他们进行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有效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政治理论水平,开阔了眼界见识。二是联系帮带培养。采取每名大学生村官由镇党政班子成员、包村部门负责人、党支部书记联系帮带,实行“3+1”的培养方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重点培养,坚持做到工作带在身边,重要活动引导参与,安排任务有的放矢,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能力,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基层干部队伍,适应农村工作需要。三是工作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机会,让大学生村官直接参与村务管理,负责处理农村邻里纠纷、农民土地纠纷等问题,根据大学生专业特长和任职村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需要,任命四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践困难和问题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像。

  二、制度管人,创造良好环境。在严格落实各项大学生村官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健全规章制度,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金川区大学生村官管理考核办法》,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养、工作实绩、出勤等方面进行了细化明确,构建起了日常测评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三访四员”工作制度(进村访问民情、访察民意、访查矛盾,做政策法规宣传员、村情民意调研员、群众矛盾调解员、群众事务代办员),完善了走访内容,健全了代办程序,规定村官每周至少入户走访一次,每周向镇党委报送一篇社情民意信息,每月至少为群众代办一件事务,每周至少记一次周记,督促大学生村官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建立了大学生交流谈心制度,区委组织部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听取一次工作汇报,通过与大学生村官面对面交心谈心,听取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建立了金川区大学生村官学习交流群,在金川党建网开辟了大学生村官专栏,切实加强了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联系沟通,及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政策咨询、解决工作生活困难。

  三、关爱暖人,构建激励机制。针对多数大学生村官初涉社会、农村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实际,坚持从关心入手,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严格按照省、市委要求落实大学生村官各种福利待遇,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补助及时进行发放;在分配大学生时,对大学生村官的吃、住等问题进行周到细致安排,特别是做好女学生的人身安全工作,使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村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有效保障。认真开展在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公务员工作,通过统一考试等方式,先后选拔4名优秀大学生村官为乡镇公务员、2名优秀大学生村官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在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按照相关政策,将11名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全部转为事业单位职员,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有效激发了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的热情。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