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礼县开展精神扶贫扶起脱贫致富“精气神”
2018-09-04 09:26:00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白杨 杨建强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打赢脱贫攻坚战,精神扶贫是关键。要坚持把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切实做好对贫困乡村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和组织发动工作,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进而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陇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礼县县委书记方新生多次在脱贫攻坚会议上反复强调。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是一场输不起、等不得、没退路的硬仗。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的礼县亦不例外,面对7.2万贫困人口脱贫、313个贫困村出列的艰巨任务,全县部分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理解、认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普遍存在“习惯穷”“争当穷” 和“等政策、靠扶贫、要救助”等思想顽疾,补齐“精神贫困”这块短板,显得刻不容缓。

  扶贫,重在扶志,扶志,必须从“心”开始,如何改变“人穷志短”的精神现状?今年来,礼县以“精神扶贫”为抓手,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贫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大力倡导参与式扶贫理念,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信心。

  宣传引导“扶志气”

  扶贫不扶“志气”,扶贫的目的和效果就很难达到,即使一度脱贫,再度返贫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大。扶志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要向广大贫困群众发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烈信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争当脱贫模范、争做致富能手”思想观念,进入自身脱贫的战斗状态,向贫困发起冲锋。

  2018年2月,县委结合县情实际,在深入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出台了《礼县实施精神扶贫的若干意见》,对精神扶贫提出了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于是,精神扶贫工作作为精准脱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县广泛开展,一场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建道德讲堂、提炼村规民约、培育文明新风”等为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县迅速展开,各帮扶单位、驻村干部和乡镇干部、脱贫攻坚帮扶干部、大学生村官、致富能人等积极参与,组建宣讲小分队,走进各贫困村开展心理疏导、心灵关爱、爱心帮扶等宣讲活动。特别对于那些丧失信心的贫困户,宣讲团成员与他们“补感情”“拉家常”“交朋友”,讲清讲透扶贫政策利好,引导贫困群众坚定脱贫致富信心,增强他们主动脱贫、率先发展、勤劳致富的自信。并通过微信、微博、乡村大数据平台等新媒体,农村墙体、广告牌等传统媒体,开展常态性、动态性“励志脱贫”主题宣传活动,宣传“真是贫困户,大家来帮助;想当贫困户,很难有出路;争当贫困户,永远不会富;抢当贫困户,吓跑儿媳妇”和“人穷志不穷,户贫志不贫”的价值导向;宣传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营造脱贫攻坚、“精神扶贫”的浓厚舆论氛围。

  同时,依托村级便民中心、农家书屋、乡村舞台、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建立道德讲堂,通过“唱歌曲、诵经典、讲故事”等活动,讲述身边好人故事、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用道德的力量引领社会新风尚。各驻村帮扶队指导各贫困村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提炼完善了村规民约、民主管理、卫生管理等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约束,带动各村风气持续好转。

  文明创建 “转风气”

  今年,在县文明办和各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礼县罗坝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村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率先在关键和董家两个贫困村,开展了“村美院净家洁”示范点的创建活动,通过两个月的集中整治,达到了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效果。在各村开展了“村民自治”、新“乡贤”和“五争一创”系列评选活动,对全镇涌现出的各类先进个人和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对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教育引导。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全面塑造一批先进典型,激发了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了致富信心。

  “今年以来,村上已开展环境卫生检查评比2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评比,我们村不仅环境整洁了,村民的素质也有了明显提升。”关键村党支部书记卢郭平说。

  罗坝镇只是礼县开展“精神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县上狠抓文化浸润,农村文化生活更加充实,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升。

  近年来,礼县通过组织实施以文明村镇创建、“五星级文明户”创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讲堂、好人榜和孝道红黑榜志愿服务队、文化广场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工程示范点建设。开展新“乡贤”人士、五星级文明户和“好婆婆、好儿媳、好夫妻、好妯娌、好邻居”评选活动,推出了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营造了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浓厚社会氛围。开展了“移风易俗”新婚礼活动,引导全县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嫁观,吹响了向高价彩礼宣战的号角,对一些在婚嫁过程中出现的攀比及大操大办现象,出台管理措施,通过组织相亲大会、“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恋新风”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的现象,也为精准扶贫补齐精神“短板”,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引导农民回归勤劳善良的本性。

  文化下乡“接地气”

  为了让精神扶贫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今年来,由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局牵头组建的精神扶贫文艺演出小分队,持续深入全县各乡镇的集市广场、田间地头,开展了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脱贫”为主题的送文化下乡巡演活动,演出活动紧贴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以小品、相声、秦腔等多种表演形式为载体,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贯穿始终,在欢乐的文艺演出活动中,将脱贫攻坚政策植根于群众心脑,接地气、暖民心,达到了寓教于乐的艺术效果。

  在湫山镇的演出中,当地青年王博自编自演的小品《村长开会》,用地地道道的礼县方言,以对白的方式和幽默的话语,讲述了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道路上,村上有号称“懒汉三雄”的三青年,在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指引下,破除“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依靠勤劳的双手,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发家致富、光荣脱贫的故事,演出既接地气,又充满了寓教于乐的正能量,不时博得群众雷鸣般的鼓掌声和喝彩声。

  在各地的演出现场,小品《归宿》更是备受群众喜爱。剧情以儿子偷偷带母亲回家吃饭被妻子发现,打骂老人,以离婚威胁丈夫,赶父亲出门,再现了当下农村一些媳妇不孝敬赡养老人的陋习,最后通过丈夫害怕自己将来和母亲一样,遭儿媳嫌弃,哭诉强行拉着妻子到医院流产的行动,深深触动了妻子,然后洗心革面,决定转变以往的错误做法,接母亲回家悉心照顾。整个故事波澜曲折,跌宕起伏,三位演员精湛的演技,让观看演出的群众引发强烈共鸣,个个热泪盈眶,让观看演出的青年人深受教育。

  贫困户李满怀观看完节目后心有感触地说:“每个节目都教育我们要勤劳致富,不要再坐等政府的接济,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截至目前,精神扶贫文艺“小分队”在全县巡回演出累计40余场次,受众约20000多人,每场演出都赢得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据礼县县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礼县精神扶贫文艺小分队演出的每一个节目,都是围绕精神扶贫助推精准脱贫这条主线精心创作的,其目的是通过文艺演出,教育引导广大农村贫困群众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信心和决定。

  通过下乡开展巡回演出,仅仅是礼县精神扶贫工作的一部分,为让农村文化生活更加充实,该县精心打造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平台,让群众拥有更多的文化活动阵地和空间。利用县乡骨干文化队伍,吸纳农村文艺爱好者,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以脱贫政策、脱贫致富典型事迹、移风易俗等为素材,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小品、快板等文艺节目,不仅为贫困群众送文化服务,更为群众种下了文化种子。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