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江独峒镇:产业带上党旗红
2022-03-25 17:3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石玉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发挥支部“领头雁”“带富雁”“致富雁”作用,把支部建在产业带上,着力发展茶叶、农民画、侗绣等产业,以支部助推产业做大做强,为谱写独峒镇乡村振兴新画卷打下坚实基础。

  “领头雁”推进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前我们的茶青收购价大概在12元左右,自从创建品牌之后,茶青收购价能达到30多元,村民的收入翻了一番。”八协村党总支部书记梁永杰说。八协村引进江苏省茶叶博士李嘉雄,成立八协红基地党支部,打造“八协红”茶叶品牌,变“大众茶”为“大师茶”,荣获“中茶杯”第十届国际鼎承茶王赛金奖等茶界大奖,并作为国礼送到国外。柳州市侗天湖农业生态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位于独峒镇大塘坳上,该支部以“支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流转土地3000多亩,建成高标准有机茶园,签约带动茶农376户,创造就业岗位400多个,被评选为广西四星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产品目录”“全国扶贫产品”。“农户既有入股分红,还可以在家门口就业,生活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群众参与的积极非常高,都希望能将自己的茶叶地给党支部统一管理。”林略村党总支部书记欧顺说。

  “带富雁”培育农民增收新动力

  2021年成立的聚和农业发展合作社党支部,以螺蛳养殖及稻田套养相结合,采用“水稻+螺蛳+虾+鱼+泥鳅”生态立体式综合种养的模式,大力培育具河屯230亩“优质稻+螺+渔 ”综合生态种养示范基地,经测螺丝亩产可达978.5公斤。“我们通过技术支持、供苗、签订低价回收协议的方式发展社员,有效降低社员风险,基地目前带动了独峒周边6个村900多户农户,养殖面积达1467.88亩,投放螺种73350公斤,实现农户户均年增收23700余元。同时我们还给其他乡镇供苗,和他们签订技术指导、螺蛳保底价回收协议,解决了他们养殖技术和销路问题。我们的螺蛳产品品质优良,是柳州市多家螺蛳厂的原材料供应认证基地。基地还作为珠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和广西大学等科研院所产业学研的实践基地。”聚和农业发展合作社党支部石飞雄说。

  “致富雁”描绘文化产业新篇章

  唐朝村早在清朝末年就有“千户侗寨”的美誉,侗族传统手工艺刺绣更是颜色艳丽、美轮美奂。“脱贫还得靠产业。”时任公安部派驻唐朝村第一书记朱振了解到侗绣这门技艺后,成立唐朝村侗娘手工坊刺绣党支部,积极牵线搭桥,通过后援单位公安部联络采购唐朝村侗绣工艺品,用于禁毒宣传和国际禁毒交流,送到阿根廷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单这批订单就带动了150余名妇女在家就业,并带来了60余万元的收入。以吴海相为代表的党员绣娘把绣坊“搬出大山”,开起“连锁绣工坊”,通过线下向村里妇女“派单”,动员更多的留守妇女加入绣娘群体;线上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平台,发布展示售卖绣品,从而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和提升绣品的知名度。如今已生产规模进不断扩大,辐射带动周边的5个村屯一起居家刺绣创收,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绣娘”的发展刺绣模式,将精美的刺绣,发展成了一条集产销一体的致富产业,有效将刺绣变成了“指尖上创造财富”的秘诀。

  现在,唐朝村的绣娘“喂着鸡鸭种着茶、绣着侗绣守着家”,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实现顾家、传艺、致富“三不误”。独峒镇是侗族农民画的发源地和传承地,2008年荣获中国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称,侗族农民画2012年被列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独峒镇成立独峒镇农民画艺术馆党支部,大力发展侗族农民画产业,培育人才,将侗族农民画推上市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先后涌现了杨共国、杨庆宜、杨功存等一批土生土长的优秀侗族农民画师,有100多名农民画师利用农闲时间创作,杨共国、杨庆宜被列为自治区级三江农民画传承人。侗族农民画已有2000多幅被中国国家文化部作为国礼送各国使馆收藏,500多幅作品被全国各地博物馆收藏,3万多幅作品成为景区、酒店、宾馆饰品。

  

责编: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