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薛家屯村一个大学生村官的“生态产业梦”
2015-06-02 16:56:00  来源:中新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一走进李运起的养猪场,13栋标准化猪舍里猪叫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李运起告诉记者,猪场采取自繁自养模式,13栋猪舍从母猪生育的产房到小猪保育舍、生长舍、育肥舍形成一条完整的流水线,每头猪的饲养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每个饲养员有他自己专门的工作手册,有他自己的技术指导。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李运起刚来到村里时主要负责党建,那他是怎么想起养猪的呢?他说:“这个村,两边一边是高速,一边是高铁,把这个村夹在中间了,根本不允许他们有重的工业。老百姓基本上都是出去打工,或者种这几亩地,收入非常有限,和周边比起来我们这个村收入是最低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跟好多人谈,我说咱们干点什么吧,让老百姓不用再出村了有一个工作机会。”

  下决心通过发展养殖业给乡亲们找到一条致富路,2008年9月,李运起不怕别人讥讽,说服家人支持,通过向银行贷款和找亲戚朋友借钱,利用村里原来废弃的砖窑地建起高标准现代化养猪场。不懂养殖技术,他没白天没黑夜地学习,还报考了邢台电大的畜牧专业大专班。经过几年摸索实践,养猪场终于走上了稳步发展的快车道,常年存栏1500头,年出栏4000至5000头,各方面都已经走入正规。

  现在养猪场共从村里聘请了12名技术人员和工人,使他们不出村就有稳定的收入。在李运起的带动下,薛家屯村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事养殖业,现在已有3户养猪,5户养鸡,8户养鸭。养鸭专业户李振江说:“养鸭子多哩,都受到他的影响。带了个好头,想法远,挺有魄力,有头脑。大概这一年收入就是六七万,往下继续养。”

  今年2月份,李运起又担任起薛家屯村党支部书记。如何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乡亲们都富起来是他一直为之奋斗的梦想。在他的心里,已经形成了清晰的思路:今年投资500万元进行猪场二期建设,预计到2015年实现年出栏12000头。投资300万元建成年屠宰生猪14万头的屠宰厂,创建自己的冷鲜肉品牌。以猪场为依托建设100个有机蔬菜大棚和一座一万只鸡的高标准养鸡场,形成一个集生态养殖、绿色屠宰、无公害种植于一体的生态产业链。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