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建北社区里的“老年奥运英语班”
2016-01-12 11:05:00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闫宗春 陈晓东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附图:2015年8月4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建北社区大学生村官陈菲(左三)教社区学英语。(陈晓东摄)

  “What is this?”“This is Peking Opera mask.”1月12日,走进张家口市宣化区建国街建北社区活动室里,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指着墙上的京剧脸谱教老人们学英语,墙上的书法、绘画、剪纸、图片等全部是与冬奥相关的,浓浓的奥运氛围扑面而来。原来这是社区开办的“老年奥运英语班”,女“教师”是社区书记陈菲。1984年出生的陈菲2009年通过大学生村官考试成为建国街建北社区的一名社区干部,并因工作出色、深得居民喜欢2011年成为该社区书记。

  “2014年,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那会儿我就想如果申奥成功了,我们的居民可以申请去做志愿者,即使不能做志愿者也该掌握基本的日常英语,因为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外国人来咱们这里看比赛或者旅游。”陈菲放下手里的资料说起了最初的想法,“所以我就琢磨着办个英语学习班,义务教大家学英语。通过走访,我发现很多老人有学英语当奥运志愿者的打算,但不会上网自学无门,又苦于没有老师教,听我把想法一说,大家积极响应,争相报名,我的干劲就起来了。”

  有了居民的支持,说干就干,陈菲搬来电脑,安装上投影仪,买来讲课用的白板、桌椅等,向居民征集助力申奥的剪纸、绘画等作品,连同以冬奥运动项目为内容制作的喷绘画一同挂到墙上……一间满是冬奥元素的教室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英语教师和教材,大学毕业的陈菲有着良好的英语基础,她找出以前学英语的书籍材料把英语再拾起来,同时招募了2名有英语基础的志愿者,大家一边学习英语一边准备学习班的英语教材。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从第二天开始,建北社区的冬奥英语学习班也正式开班了。在这个以退休人员为主体的学习班里,大家的学习激情饱满,气氛也非常活跃,一周上两次课,每次一个半小时,大家还觉得不过瘾呢。

  转眼半年过去了,陈菲回忆起上第一堂课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来上课的人还真不少,不太大的教室里坐满了人。可她刚教几个单词就有大爷说,“学得太快了,领着我们多复习几遍吧”。吴俊莲大妈还拍着脑袋说:“不行了,上年纪啦,想当年上学学俄语的时候,一天能记住那么多东西,现在啊几个单词都记不住喽,学慢点儿,再学慢点儿吧。”

  “是啊,大爷大妈们岁数都大了,年龄最大的都70多岁了,没有一点英语学习基础,连26个英文字母和音标都不认识,让他们记这些枯燥的单词并准确发音难度的确不小。为此,她没少下功夫琢磨怎样给老人制定课程。她采用实物教学、场景教学和形象教学等方式,拿着苹果说“apple”,举着筷子读“chopsticks”,她还利用道具模拟各种生活场景甚至实地开展英语对话教学,对于枯燥的音标她引用形象的事物联想起来加深记忆,诸多创新的方式让老人们学起来不那么费劲了,而且更加有趣,学得也更快了。

  “年轻人脑子活,教得好,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没想到还能学英语,现在回家能和小孙女用英语简单对话啦!家人都说我是摩登老太呢!心态也跟着年轻了。”今年60多岁的马汉萍大妈说起学英语这事儿满脸笑容。“英语学好了,等到2022年,我还不到60岁,说不定还能争取做个志愿者呢。”刚退休的张雅茹阿姨对此满怀希望。

  “冬奥英语学习班只是个开头,以后我们还要在社区开展更多的活动呢,像英文歌曲大赛,异域风情舞蹈大赛,奥运常识竞赛,奥运礼仪展示等等,咱张家口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了,我们的大爷大妈也得跟国际接轨啊,大家说对不对”陈菲调皮地问着大伙儿,大爷大妈们乐得像孩子一样喊着:“对!”

  “建北社区的这个冬奥英语学习班特别好,不仅提高了市民的外语水平,也促进了社区和谐,以后我们会大力支持鼓励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冬奥会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建国街街道组宣委员王继华说。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