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村官王珂以行动取信于民
2016-08-26 09:44: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王敏 杨涌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图为王珂和村民一起清运道路垃圾。 王敏供图

 

  7月21日,清晨。王珂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村委会办公室,脱下雨靴,发现脚上又多了几个血红的水泡……

  2015年,王珂选聘到河北省临漳县狄邱乡牛村担任大学生村官,虽然基层工作经验不足,但他实在、肯干,在村民眼里是个“肯吃苦的城里孩子”。

  7月19日、20日,临漳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持续大暴雨,日均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导致狄邱乡部分农田被淹、多处房屋倒塌、交通中断、村民被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和挑战,年轻的王珂没有畏惧和退缩,上堤扛沙袋,下水背群众,始终坚守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用他稚嫩的肩膀扛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担。

 

  抗击洪灾,困了就地打个盹

  7月19日晚7点,天开始下起大雨。眼瞅着雨势越来越急,刚到家没一会儿的王珂坐不住了。“我到村上看看去!”跟父母打了个招呼,他就匆忙出了家门。母亲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大声嘱咐:“当心点,给我们报平安!”

  7点15分,王珂到达牛村村委会。大雨转为暴雨,雨情就是无声的命令,王珂和其他村干部挨家挨户分头察看灾情,检查老旧房屋的安全性,转移老弱病残村民。

  73岁的独居老大娘孔秀芹房屋倒塌,擦伤手臂,王珂等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转移,王珂毫不犹豫地背起孔大娘来到村医疗室,简单包扎后,又将孔大娘送到她儿子家中安顿。顾不上擦一把脸上的汗水和雨水,他又赶往牛成楼家,帮助转移安置……

  从19日晚7点,到21日早6点,王珂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多处抗洪救灾的现场,扛沙袋、排积水、背妇孺。累了、困了,直接就地打个盹;衣服淋湿了,脱下来拧一拧;鞋子进水了,脱下来倒一倒……家人给他打电话询问情况,他就说:“我没事,放心。只要雨还没停,洪水还没退,我就不能离开。”就这样,风雨中坚守了35小时,肩膀磨破了皮、脚底磨起了泡、身上划出了伤,王珂始终咬牙挺住,不说累,没喊苦。

 

  灾后重建,样样事情冲在前

  7月21日上午,暴雨终于停了下来。受灾的牛村满目狼藉:雨水灌满了村民院落,多处老旧房屋倾斜倒塌,农田一片汪洋,农作物全部被淹,群众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由于转移群众及时,在这场罕见的洪灾中牛村无一人受伤遇难。

  来不及喘口气,王珂和村干部一起,投入到灾后重建和灾情申报等工作。他们利用村内广播向村民讲解灾后自救知识,安抚受灾群众情绪,鼓励大家树立灾后重建信心。同时进行防溺水宣传,告诫村民不要乱走,注意自身安全。王珂还主动请缨,带领部分年轻体壮的村民挖沟渠、清淤泥、除障碍,利用水泵抽排路面积水,疏通村内主要街道,组织群众进行灾后疫情防治工作。蹚着没膝的夹杂着脏物的积水,王珂表情凝重:“长这么大,我头一次遇见洪灾,看到灾情之重,我的心很痛。”

  王珂,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说话做事总有着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稳重。正如狄邱乡包片干部崔安国评价他的那样:“虽然家庭条件不差,但是王珂身上没有娇气,有的是一种青春的朝气和奉献的情怀。”

 

  心系百姓,民生情怀赢口碑

  王珂到牛村工作,时间不足一年。然而他可以如数家珍地报出村里有多少户多少人,有多少孤寡老人,有多少留守儿童……

  心里装着村民的王珂,在村民的心中,是个憨厚的城里孩子,是百姓的贴心人。

  可是,去年刚到牛村时,王珂却并不被村民看好,大家觉得,“一个城里孩子,又是研究生毕业,肯定吃不了农村的苦”“人家在这儿可待不长”……就连村支书老秦都觉得:“突然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工作,我担心他扛不起这副担子。”面对大家的议论,王珂没有在意,他相信靠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定会获得认可。他一头扎进村务工作中,走访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协调各方完成环村道路铺修工作、整治村内环境卫生……

  一次走访孤寡老人秦大爷时,王珂刚走到屋门口,一股恶臭扑鼻而来。走进狭窄的屋门,昏暗的房间里散落着几把破旧的板凳,脏乱的被子里裹着一位老人。秦大爷一人独住,儿子在外打工,女儿也远嫁他乡。了解到这一切,王珂当时就暗下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大爷。此后,王珂每月至少去看望老人三次,打扫房屋,为老人买生活用品,与老人唠家常。会心的笑容开始展露在老人脸上,逢人就夸:“多亏了小王。”王珂的回答总是简短的一句话:“您就当我是您的小儿子吧。”王珂对秦大爷的关爱,让村民对王珂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大家发自内心地接受了他。

  为了彻底改善牛村脏、乱、差环境,王珂挨家挨户搞调研,充分征集村民意见。整治过程中,王珂不怕脏、不怕累,上粪堆、下泥坑,参与拆除每一处“乱建”。他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村民的点赞!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