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种的5亩小麦亩产达到了1100斤。这多亏了我们村的大学生村官、党支部副书记戴博军对我的技术指导。我家的小麦不仅产量高,还因为少浇水省了钱。”陈村村民韩清卫一个劲地夸奖戴博军是个有作为的大学生村官。
戴博军毕业于河北大学,2010年8月到河北省博野县东墟镇陈村任主任助理,2014年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村以粮食种植为主,但半沙性的土壤让村民们很无奈,浇水多、产量低、效益差。2014年秋季种麦时,河北省农科院的专家到陈村推广小麦节水高产技术,戴博军抓住机会,向农科院的专家们请教,并选定20户共100亩实施小麦节水高产新技术。
戴博军说,按常规技术,小麦生长全过程需要浇4至5个单位的水,而用节水新技术只需浇2个单位的水,因此,开春可以不再浇返青水,只在拔节前浇水,跑花期再浇1个单位的水即可。戴博军推广小麦节水技术一炮打响,100亩地平均亩产超过了千斤。2015年秋种,全村1500亩小麦全部使用这项技术播种。
陈村党支部书记崔彦军说:“小戴虽不是学农的,但为了全村农民增收增效,他不但认真向省农科院的专家学习,还虚心向老农们学习。”今年夏收,在多年不遇冬春连旱的情况下,全村小麦亩产第一年突破了千斤大关,比常年多产200斤以上,加上每亩少浇2个单位水的费用,一亩地可增收250元,全村1500亩小麦增收3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