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做下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河北省柏乡县赵上京村中草药种植基地,“80后”村官赵现涛指着长势良好的中药材说。
2012年,赵现涛辞掉省城一家大型乳业公司的工作,回到柏乡县当上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了解村情后,他决定寻找一个示范性强、投资不大、收益期短的项目,带动村民们创业。
一次偶然机会,电视上一则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新闻,让赵现涛产生了灵感。随后,经过半年多的考察,他决定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打开创业突破口。说干就干,他流转土地50亩,搞起了白术、旱半夏两种中药材的生产试验。“虽然当时技术还不成熟,但每亩地收入还是达到3000多元,是传统农作物收益的近4倍。”第一年种药材,就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
2013年,赵现涛又流转了50亩土地种中药材。“创业不能蛮干,要一步步来,从小做大。”种植了两年,看到中药材收益稳定后,赵现涛大幅度扩大了种植规模,成立了泰德隆中药材合作社。截至目前,已发展90多户村民入社,流转土地1000多亩,成为河北省百家“千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之一。为了解决村民们担心的后顾之忧,他与安国市的一家企业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一到药材收获季节,客户就会全部派车拉走。
当然,创业过程中也有不少不为人知的艰辛。最初种植中药材时,有一次打错药,50亩白术苗全部死掉了;流转土地时,也遇到过群众不理解,说他毛头小娃,不知深浅……不过,赵现涛从来没有放弃,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