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刚从象牙塔走出就来到了农村成了一名村官,普查摸底、巡查传达……成了他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雄安新区的设立,让这些扎根新区农村的村官激动、兴奋、自豪。“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小事,与新区一起成长。”
这是对他们对雄安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期待。8月14日,河北青年报记者来到雄安新区的容城县小里镇,带你看看你不知道的这里部分“村官”的日常。
村里的“小喇叭”
为村民写“小纸条”
2016年6月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1993年的贾丹便成了西小里村村主任助理,来到这里已经10月有余。“当初刚看到雄安新区成立的消息时,还有点不敢相信,但还是觉得挺自豪,毕竟对家乡来说是个很好的发展机遇。”贾丹说。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说不上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更多的是琐碎、重复性的工作,但在他们觉得就是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对新区最大的贡献。
贾丹正在录入信息
对于从镇上到西小里村的这条路上的人来说,经常能看到一位瘦瘦小小的骑着自行车的女孩来回奔波,这是贾丹在将镇里的各项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村里,“新区刚成立,好多政策性的内容都是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想让大家尽快了解到。”她说。
贾丹在村里开会
“一些年龄较大的村民办理低保等经常会忘记拿一些相关的办理材料,这就会影响办理进度,我就想了一个办法,遇到年龄大的村民就把需要准备的材料写一个纸条给他们,这样也省去他们来回奔波之苦了。”贾丹说。
贾丹的工作日志
一个电话 一个通宵
西小里村是一个有4000多人口的大村,新区摸底排查过程中有大量的表格需要录入,白天,贾丹与驻村工作组一起入户调查,晚上连夜加班录入,保证能按时按质完成。完成本村的工作的还主动帮其他村,而工作到夜里12点是常态。
孙冠宇与同事到村里摸底
对此,同样身为大学生村官的孙冠宇也深有体会,已经工作两年的他,虽然比贾丹大1岁,但脸上显然多了几分成熟,他回忆说,4月中旬,雄安新区刚刚成立不久,根据上级指示需要进行征地摸底,“记得有一天晚上10点多回到家,刚想休息了,便接到了电话让到乡里去整理登记表,便又穿上衣服,去乡里了,一干几乎是一个通宵。类似的情况,印象中应该有三次吧。”
孙冠宇在为村民登记
保住了2亩麦子
说起让孙冠宇印象深的事情,就要属6月份那次灭火了,“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据孙冠宇回忆,6月份正好麦收时节,为了防范麦田起火,每天都会与同事们在田间地头巡查,当时应该是到了王村,大概中午11时许,发现一块麦地起火了,虽然这块麦地的麦子已经收了,但是如果不及时灭火,会将旁边麦田里的2亩麦子烧掉。
麦田起火,孙冠宇与同事一起灭火
麦田起火,孙冠宇与同事一起灭火
“见情况紧急,我们先打了119,随后拿下车上的铁锹等工具在与没有收割的麦田中间拢起一道土坎,延缓了火势蔓延。幸亏消防车及时赶到,要不旁边那2亩的麦田就要被烧光了。”孙冠宇说。
在领导眼里
他们是“踏实肯干”的90后
贾丹参加新区建设知识竞赛获奖
在小里镇宣传委员孙书娟眼里,贾丹是一个善于学习、肯钻研、不娇气的孩子,“她自己摸索开通了小里村的政务微信公众号,把一些消息及时通过网络传播出去。”
小里镇正科组织员李海斌则说,孙冠宇工作两年来一直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将大学生村官有知识、年轻的有点充分运用到了工作中。
新区寄语:
贾丹:
工作虽然都是一件件小事,但做好每一件小事,新区可能就建设得更快一些。我们这批大学生村官一共5人,我们陪雄安新区一起成长,祝福家乡、祝福雄安新区越来越好。
孙冠宇:
在基层工作中让群众满意,在新区建设中让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