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县组织即将离岗的村官参加创业实践
2015-08-18 11:39:00  来源:鹤壁日报  作者:陈海寅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按照有关规定,“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的服务期限为6年,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那么,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或达到上限年龄后,该何去何从?

  为推进“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浚县把培养“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与畅通“大学生村官”出口出路相结合,推行“双管三带”机制,让即将离岗的“大学生村官”暂时脱离任职村工作,根据个人意向参加创业实践,其间实行组织部门和实践单位双重管理;同时采取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有带无的模式,组织“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

 

  “村官”帮带“村官”, 互学创业技能

  “虽然兔舍暂时闲置,但消毒工作不能停,每周要消毒一次。角角落落都要消毒,一点儿也不能马虎。”8月9日,记者来到浚县王庄镇一家獭兔养殖场时,该镇东枣林村的“大学生村官”刘晓芳正在指导该镇南井固中村的“大学生村官”李自霞给兔舍消毒。

  刘晓芳于2010年建起了这家獭兔养殖场,又带头成立了一家獭兔专业养殖合作社。“不当‘村官’后我打算养獭兔。”李自霞说,浚县县委组织部推行帮带机制后,她就和刘晓芳结成了帮带对子,每天来这里学习养殖技术。

  在浚县白寺乡一家幼儿园,该乡东许庄的大学生村官”郭宝玲近段时间也不断给该乡前岗村的“大学生村官”王利萍“上课”,细致地教她幼儿园管理知识。

  “她办的这家幼儿园是我们乡规模最大的幼儿园,管理得很规范。我们村没有幼儿园,我打算离岗后也在村里办家幼儿园。”王利萍说,浚县县委组织部推行的这种帮带模式非常好,让想创业但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村官”跟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村官”学到许多实用技能。

 

  带动抱团创业,提高经济效益

  这种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有带无的帮带模式,也实现了双赢。

  “芦笋能做罐头,结的籽儿能加工成茶。但目前因种植规模较小,我的芦笋只能零散地往外卖,结的籽儿也都落在地里了。”在浚县卫贤镇前草店村“大学生村官”张岐山的芦笋田里,他一边给前来学习的该镇“大学生村官”丁艳艳、韩礼丽、申建玲讲芦笋种植知识,一边鼓励她们尝试芦笋种植。

  “种植芦笋确实很有经济效益,学成之后我也尝试种植。”申建玲说。

  “我们几个‘大学生村官’结伴到牡丹园学习技术,学成后就可以抱团创业,增强行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油用牡丹种植的经济效益。”在“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市鹤舞天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践的浚州街道办事处吴李甘寨村大学生村官”何利阳说。

  “我非常欢迎‘大学生村官’到这儿学习油用牡丹种植技术,若油用牡丹的种植达到一定规模,就可以发展榨油、加工花茶和化妆品、做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市鹤舞天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建峰说,目前已有12位“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基地学习油用牡丹种植技术。

 

  到岗位上亲身实践,更易学到实用技能

  推行“村官帮带”模式的同时,浚县也鼓励“大学生村官”根据自身需求到企业实践。

  记者见到浚县屯子镇屯子村的“大学生村官”李晓燕时,她正在浚县一家大型超市的水果区“练摊儿”。

  “我以后想开家超市,先来这儿学学,积累点儿经验。”李晓燕说,这样的社会实践很锻炼人,让她学到了一些超市管理、商品营销等较实用的知识。

  “不到企业里来,不知道燃料收购也有这么多讲究。”浚县黎阳街道办事处北马村的大学生村官”马龙现在村旁的国能浚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的燃料收购岗位上实践。他说,若今后资金充裕,他打算依托这家公司成立一家燃料收购企业。

  浚县黎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李秀军介绍,该办事处的14位“大学生村官”分批次参加了社会实践,反响很好,他们都规划了自己离岗后的出路。

  “在推进‘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的工作中,我们提供了370多个实践岗位供‘村官’自行选择。目前,共组织‘村官’参加创业实践240人次,村官’间结成帮带对子85对。”浚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姚贵田说,这样使“大学生村官”离岗后更易立业,促使其今后在创业致富的道路上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