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凤县革勒车乡堰塘村,有一位名叫张伟德的村主任,24岁从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家乡,挑起村主任的重担,并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积极探索共同致富的道路。
7月23号,记者来到革勒车乡堰塘村,见到了这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看到记者的到来,他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他的食用菌种植房和豪猪养殖房。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们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2011年6月,张伟德从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农村,这是每一个跳出农门的大学生费思量的选择题。但对于张伟德来说这并不需要考虑,因为他早就已经做好了决定。
张伟德:“因为出生农村,所以对农村比较有感情,就算在外面去学习,上大学,见了世面,但是我还是认为,出生农村就应该回到农村,对农村做些事情,为我的当地父老乡亲,为我们本地,本方做一些贡献。”
毕业后,张伟德回到革勒车乡堰塘村并进入村委会,同年,在村民的选举下,他顺利担任村主任一职。从此,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的目标在他心里扎下了根,2011年,他向亲戚朋友借了1万元养起了肉兔,今年初,他卖掉所有的兔子,又做起了食用菌的种植和豪猪的养殖。他在探索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张伟德:“在发展过程中觉得豪猪这块目前也没有什么大概状况,引进的种子依然完好,长得比较好,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病症,然后食
用菌这块通过这几个月的探索、学习以及销售,大概赚了1万多元钱,觉得这个产业还是可以发展的,于是我就决定,在下半年会在来凤周边去投入大概5到8万元钱种植十个大棚,然后在那里一边发展食用菌,一边发展豪猪,估计在下半年收入应该会在4、5万左右。”
张伟德看上去文弱而又腼腆,但谈起他的创业经,他立即滔滔不绝起来。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他值得骄傲的事情。
张伟德:“作为村主任,如果这两个产业发展好了,肯定首先考虑要在村里来推广积极发展,因为我们这个地方时山地,林木资源还比较丰富。”
在张伟德住的地方,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只有一摞摞的书,有的是教创业的,有的是教种植、养殖的,这些书就是张伟德的精神粮食,支撑着他在探索的路上一直向前走。
张伟德说:“我就希望,可以通过我的努力探索,能够真正的找出一条路,为当地百姓探索一条致富的路,让老百姓真正能享受到更好的一些经济条件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