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大学生的追求都不相同吧,也许别人眼里,我放弃高薪转行当村官有点傻,但我自己觉得很值,所以义无反顾……”昨日,记者来到沙市区立新乡张沟村,见到正在为村里的拆迁事情忙得不可开交的大学生村官刘建华。说起自己的村官之旅,这位长相俊雅、身材修长的年轻小伙向记者道出了“心曲”。今年29岁的刘建华,是沙市区岑河镇人。父亲在岑河镇四湖渔场当了一辈子的书记,管理着300多户渔民。母亲是沙市区信用社的一名退休职工。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刘建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在学校的主校区开设了一家书店。历经两年多的创业,刘建华敏锐意识到书店前景不容乐观,遂将书店转让出去后回到沙市。今年29岁的刘建华,是沙市区岑河镇人。父亲在岑河镇四湖渔场当了一辈子的书记,管理着300多户渔民。母亲是沙市区信用社的一名退休职工。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刘建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在学校的主校区开设了一家书店。历经两年多的创业,刘建华敏锐意识到书店前景不容乐观,遂将书店转让出去后回到沙市。
2010年,刘建华成功应聘到荆州汇海饲料集团公司,负责江陵、监利等地区的饲料销售拓展工作。工作能力出众的他,很快胜任了这份工作,每月的绩效工资都达到4000元左右,当年底,领到了2万元的年终奖。两年的打拼下来,刘建华在公司站稳脚跟,销售市场稳步拓展。
2012年,正当刘建华事业风生水起时,他获得了一个信息,大学生村官考试开始招收往届毕业生。闻此消息后,他怦然心动,当即报名参考。当年,全市预录大学生村官400人,实际上岗为250多人,刘建华如愿以偿成功考上“村官”。8月,他被分配到沙市区立新乡张沟村任村主任助理。此际,作为沙白新区“主阵地”的张沟乡,拆迁任务十分繁重。他向村主任刘后平主动请缨,到张沟片区建设协调指挥部工作,参与拆迁工作。对这名勇挑重担的大学生村官,刘后平十分赞赏,欣然应允了他的“请战”,将他的食宿安排在距家15公里的当地村民家里。
上任后,刘建华像个“拼命三郎”一样,一心扑在工作上。他所在的拆迁小组有200多户,涉及到为拆迁户拉尺量面积、计算补偿款、签订协议等大量琐细的工作,工作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他每天上午和同事们一道拉尺测,下午整理数据资料,晚上到拆迁户家中“谈判”。常常是迎着晨雾出发,披星戴月归。
历经一年多的“攻关”,他所在拆迁小组的任务基本完成。当记者问刘建华放弃高薪工作当“村官”,从事这种琐细的事情后不后悔时,他十分坦然地表示,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能风雨兼程,当“村官”最大的价值不是挣钱而是做事,提升自我各方面的能力。他最大的欣慰是,能利用手中的小小“职权”,为拆迁户尽可能多地争取到政策允许的利益。
“秀才”也能降伏“兵”
“当初,没想到去考村官,听到同学的汇报演讲后,才慢慢转变了观念,人生哪里都是舞台,有能力的人总会脱颖而出……”说起自己的“村官”经历,28岁的李鲲十分朴实地告诉记者,毕业后,就业压力大,不知道何去何从,历经一番波折后,自己走上了大学生“村官”之路。
面容白净,长相斯文的李鲲是沙市人,父亲是名出租车司机,母亲是下岗工人。2008年,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举办了一场汇报演讲活动,从学校走出去的一名大学生村官给学院即将毕业的3000多名大三学生作演讲。一石激起千层浪,聆听完汇报演讲后,李鲲心潮澎湃:服务基层,为老百姓做点事情,体现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这不正是自己多年来的追求吗?
2009年6月,毕业后的李鲲果断地参加了全省大学生村官招考。当年,全省有5000多名大学生报考,李鲲顺利入围。历经短暂培训后,他成为一名正式“村官”,被分到沙市区锣场镇锣场村任村支书助理。8月5日,家住沙市的他乘坐四十多分钟的公交车来到锣场村。一到村里,他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在老支书张国坤的带领下,走村入户同老党员、困难户和科技示范户代表见面熟悉环境,了解村情。
村里来了个“秀才”,能干啥事呢?几天后,随着李鲲的身影出现在百姓家中、田间地头,村民对这位新来的大学生村官好奇不已。在走村入户的调查了解中,李鲲了解到村里的600亩农田大部分用来种植草莓。由于草莓种植有着其固有的特点,一般农田种植3至四年后,产量便会大幅度下降,一直成为村民的心结。
了解这一情况后,李鲲顿时来了劲头,他是学生物专业的,一定要将其中的“结”解开。他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取样研究,并回母校向这方面的种植专家讨教,经过多方科技攻关,解决了草莓的产量问题。回村后,他组织村民进行科技培训,细心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让村里的不少“兵”们对这位斯文的“秀才”刮目相看。“虽然你是大学生,但到村里来要甘当小学生,多同村民打成一片!”在村工作期间,老支书张国坤对李鲲关爱有加,告诉他当“村官”的心得,让他工作“上手”很快。尽管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从家里到村里往返要乘坐近两小时的公交车,李鲲丝毫不觉得苦和累,时刻将村里的事挂心头。
三年光阴,转瞬即逝。2012年,李鲲以大学生村官身份考上了乡镇公务员,被分到沙市区锣场镇项目建设办公室。“应该说,这三年的村官生涯,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工作起来也更得心应手。”李鲲告诉记者,“村官”这一岗位很能锻炼人。刚毕业时,自己做事容易冲动,考虑不够周全、细致。历经“村官”的打磨后,现在工作起来遇事不慌,沉着稳定,考虑问题更全面,处理事情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