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梦想。”翻开大学生村官霍计武的日记本,这句话跃然眼前。
一句“梦想”,吸引万千大学生奔赴农村,用泥土垫起知识的厚度,用汗水粘牢与群众的感情,以无悔青春,赢得出彩人生。
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一项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国家计划,在荆楚大地转化结出累累硕果。
从首都北京,到湖北乡村;从北大硕士、软件公司高薪员工,到月薪2500元的村主任助理。2012年8月,到武汉市江夏区金水办事处武当村当村官的霍计武,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出彩,出名,都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想好好给村里办点实事。”推进村务电子化,创办彩色花生实验种植基地,带动村民种植经济作物,霍计武工作样样出彩,获省优秀大学生村官“创业之星”、武汉市“三农”经济领军人物等荣誉。
在恩施大山,85后村官陈勇杰,带领乡亲修路、种茶、开农家乐,齐心协力摘掉石门坝村“全市倒数第一穷村”帽子,成为基层村官创业典型。
“大学生村官这股新鲜‘活水’,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推动新农村建设。”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工作负责人韩勇介绍,为鼓励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我省持续推进“扬帆计划”,6年来,安排省级创业资金1097万元,资助项目701个,先后扶持799名大学生村官创业,带动大批农民就业致富。
扎根基层干“事业”,省在岗大学生村官中,有近千人担任村“两委”干部。仅2014年全省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442人进了村“两委”班子,57人担任村“两委”主职。
我省自2008年启动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以来,累计选聘村官10672人。截至2014年12月底,实际在岗4936人,通过畅通考试招录、自主创业、另行择业、学习深造等渠道,5736人实现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