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村官翁新强:种的是药材,想卖的却是药酒
2016-01-15 10:00: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周妍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图为翁新强和村民一起种植五味子。 

  

  2015年12月初,湖北省第八批“扬帆计划”项目评审结果出炉。十堰市大学生村官翁新强的秦巴山区北五味子产业化发展项目,在全省89个项目中位列第一,获得最高的、也是唯一的10万元扶持资金。

  记者翻看翁新强的资料发现,这位拔得头筹的村官竟然是2015年8月份才刚刚到岗的新聘村官。按理说一位新聘村官在三四个月内能摸清村情、处理好一些日常村务已属不易,但翁新强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一份全省第一的创业项目规划,个中缘由,值得咂摸。

 

  高考时发誓,毕业后5年必定回村

  “我们公司采用‘互联网+农业’的新型产业模式,将秦巴山区原生态的五味子和香椿及其衍生加工品,销往全国各地。”在项目评审现场,翁新强用6分钟的时间介绍了自己的创业计划。随后,评委向翁新强抛出一个问题:你从中国地质大学这所211高校毕业,就业选择的空间很大,为什么愿意回到家乡当村官?

  当村官之前,翁新强在城里有份不错的工作,年收入十几万。他的家乡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地处三省交界,连手机网络信号都不稳定。 “家乡是落后些,如果我不愿意回来,还有谁愿意呢?”翁新强告诉记者,自记事以来,村里考上大学的仅2人,他是其中之一。高考之前他曾暗下决心,如果能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5年必定回村,为家乡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近两年翁新强逢年过节回家,总听到村民叹息:“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根本赚不了几个钱;出去打工又没啥技术,只能干苦力,行情不好时,只好灰溜溜地回老家。”村民的话像针一样扎进他心里。翁新强想,农村是个巨大的“富矿”,亟待“开垦”。要是在家乡做一个农业项目,既能让老百姓有事干有钱赚,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岂不很好?

 

  放弃企业年终奖,及时回到村上

  立志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翁新强,2014年决定报考大学生村官,11月份当他打算报名时,却发现当年招聘早已结束。巧的是,家乡村两委换届选举开始了。翁新强转换思路,参加基层换届选举。选举的那天,翁新强一边忙着准备演讲,一边忙着发调查问卷。“家里有几口人,全年收入多少,想发展什么农业项目……”调查问卷设计得细致而全面。村里人纷纷说:“嘿,这个玩意挺新鲜,年轻人就是不一样啊!”翁新强说,很多村民都是第一次接触调查问卷,他们感到很新奇,答起来很认真,调查效果很不错。“村民给了我好多建议,种植药材的意向比较集中,比如五味子、连翘等。”

  最终,翁新强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他立即从原先的企业辞职,风风火火回到家乡,根据调研结果确立创业项目——五味子种植。翁新强告诉记者,如果他再拖几个月,可以在企业拿到三四万元的年终奖。“然而我一刻也等不及了,年底就在地里试种了一亩五味子,播种下了发展的希望……”

 

  借助专业力量,产业华丽升级

  2015年5月,翁新强报考大学生村官,如愿以偿。然后,他将五味子苗分发给当地的村民。他说,“这个项目不是我个人的项目,事关全村人幸福。”翁新强明白,要发展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绝非易事,必须组建一支创业团队。于是,他找了几个好朋友一起干,创业团队成员中不少是他从外面的大公司“挖”来的,有懂农业技术的、有懂财务的、有懂文案的,各司其职,精诚合作。“团队的所有成员都看好这个项目,所以现在愿意吃这份苦。”

  然而,翁新强有着更大的谋划。种植五味子只是产业链的第一环,要真正把一个项目做大做强,必须实行产业升级,既解决五味子的销路,又增加产品附加值。翁新强以前在国内一知名白酒企业做过市场销售,他发现“五味子红酒”还不为消费者所熟知,潜在市场可期,是个不错的产业升级之道。为了验证他的想法,翁新强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找答案。“在科研专家的努力下,五味子红酒已经研发成功了,目前正在申请专利。还有五味子蜂蜜、五味子糖浆等。”翁新强透露,他已经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了意向性合作,五味子红酒厂也在建设中。“产品科技含量高、可复制性低,将来一定能够一炮打响。”翁新强信心满满。

 

  记者手记:“扬帆计划”评审结果公布后,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翁新强,电话那头均无人接听。几个小时后翁新强才回复短信说,刚才一直在指导村民种植五味子,没能抽出时间接电话。翁新强进一步解释说,创业项目获得省里比赛第一名的消息在当地传开后,好多民间资本纷纷伸出“橄榄枝”。他坦言,时不我待,必须抓住这一大好的发展机遇。

  翁新强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从城市毅然回到家乡创业的勇气,准确把握市场的能力,深入调研收集民意的功夫,都值得大学生村官借鉴。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