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市延庆县康庄镇小丰营村书记助理谢萌萌(中)在超市了解蔬菜行情。
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融入农村后,如何更好地为农民办实事,发挥自身特有的作用?北京、云南、湖南三位大学生村官道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既要跟着农民走,还要领着农民跑。跟着农民走,是指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现实需求;领着农民跑,则是将新理念、新技术嫁接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用汗水和智慧去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
蔬菜上网卖到东南亚
谢萌萌(北京市延庆县康庄镇小丰营村书记助理):小丰营村是延庆县远近闻名的蔬菜村,年产蔬菜220万公斤。可是,该村多年来卖菜,都是靠菜商上门收,菜农自己蹬三轮车进城叫卖。
现在网络买卖这么红火,交易量大、覆盖面广、成本低,我们为什么不能网上卖菜?今年1月,我的网上蔬菜超市开业了。刚开始几天没一个客户,我就四处发帖、打广告。一周后,第一单生意上门了,市区一位客户订了120元蔬菜。一算账,刨去成本、路费,这单生意竟然要赔钱。村民就劝我,赔钱生意不能做。可我坚持说,不能把上门的客户推出去。我和村民一起包装好最新鲜的蔬菜,骑了3个小时车才把菜送到客户家。慢慢地,这位客户变成了老客户,还给我们拉来很多新客户。
为了保证品质,我的菜都贴上了可溯源的电子标签。每次,都是先接单、后采菜,5小时内送到客户家中。遇到客户不在家,我就在客户较集中的小区设立了蔬菜保鲜柜。客户们都说,从我店里买菜,比菜市场的还新鲜。村里岁数大的菜农卖不动菜了,我就把他们的菜一并拿到网上卖,所得全归他们,自己分文不取。
今年春节期间,网上菜店生意很火。最多的一单,整整400箱蔬菜。最远的,还远销到了东南亚。虽然,眼下网上卖菜还不是蔬菜销售的主流,但却正悄然改变着我们蔬菜村的卖菜传统、菜农理念和眼光。未来,我希望,能直接通过网络把更多的菜卖到国外去。
把农家文化变成真金白银
武云锋(云南省石林县鹿阜镇阿乌村村委会副主任):2009年7月,拥有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工商管理学专业双学士学位的我,到阿乌村当村官。第一次到村民家走访,“老乡,你家种啥?”“烤烟、蔬菜。”全村973户产业结构单一,以种烤烟、蔬菜为主,技术含量不高。大家用期盼的语气问我,“你是大学生,有文化有见识,带我们试试创业呗?”
靠传统农业,是难有起色的。在调研中,我发现,我们村自然资源秀美,背靠举世闻名的云南石林。于是,我向村委会提出了上任后的第一份建议书:埋头种地,不如抬头看天。从现有资源入手,深挖农家文化内涵,做大农村特色产业。
创业启动资金从哪来?2010年8月,在县委组织部协调下,我借到了5万元创业无息贷款,又找亲友筹了一部分,创办了石林鑫湖锋农业园,总投资10万元,发展苗木种植和特种养殖。农业园扩容需要土地,有村民不愿出租,我就每天上门拉家常、谈前景,终于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将地租给了我。怎样才能打响农业园的品牌?我提升了农业园民俗接待、果品采摘、商品经营的档次。如今,农业园成了石林小有名气的农家乐基地。大学生村官创业,不仅是创立“产业”,还要根据本地民俗营销农家特有文化,带领群众把文化底蕴变成真金白银。
引进资本激活沉睡资源
曹杰(湖南省湘乡市栗山镇西山村主任助理):2009年6月,我放弃了江苏昆山一家外企的高级材料设计师职位,回湖南老家选聘当上了村官。
西山村处于省道和国道交汇处,交通很便利,但用电难成为阻碍村子发展的瓶颈。到村后不久,我就与村主任一道,向电力部门申请了3万元用于变压器扩容改造。两吨多重的新变压器要装到村头的山顶上,车子爬不上去,只能靠人抬。村主任喊来20多位村民,使出浑身力气才将变压器抬起来。这时,我冲上去一把拽住了绳子,“我是西山村的村官,更是西山村村民,西山村的事就是我的事。”其他村民也陆续加入进来。那一天,我们从上午9点一直忙到下午6点,电通了,灯亮了,把大家的心都照得亮堂堂的。
容量扩大了近三倍,解决了用电这一拦路虎,我详细调研了村里的资源优势。交通这么好,招商引资有优势。我利用在外企练就的营销特长,两个多月后,成功为村里引进了第一家农业综合基地投资者,打破了全村多少年没有企业的尴尬局面。基地养殖的生猪、土鸡、土鸭、山塘鱼,种植的反季节蔬菜、精品水果直供城里的高级酒店。有了第一只“凤凰”落地,此后,我又陆续引进了海龙加工、华鑫农业、环保砖厂等企业,引进投资1300多万元,吸纳200多位村民就业。
在调研中,我还发现了西山村有一个“沉睡”的资源:那就是村民们的种养水平很高。去年9月,我巧借外力创办了当地首家大学生村官自办企业,利用湖南农大的高科技品种,结合村民的种养技术,在村里发展生态土鸡、珍珠鸡、葡萄等种养项目,目前项目发展得红红火火,五年内企业预计年销售突破3000万,利润超500万元,带动100户村民抱上生“金蛋”的“老母鸡”。不久前,我被授予“湖南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之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