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中国人民大学的朱绍雄发言说,愿意来江苏当大学生村官,欢迎你留下来,也欢迎更多的985高校的毕业生来江苏干事创业!”3月30日,江苏召开2012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会议,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新力热情地向985高校毕业生发出邀请。
这样的邀请,缘于江苏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机制性探索。
为提高大学生村官选聘质量,吸引更多高素质的毕业生加盟村官队伍,早在去年9月,江苏省选聘办就向全国38所985高校抛出“绣球”,请各高校择优推荐一批优秀毕业生参加江苏2012年村官选聘。去年11月,江苏省又组织选聘推介团,兵分5路到相关高校集中宣讲“江苏985高校村官工程”。“来吧,江苏把大学生村官当成掌中宝”,在北京,推介团求贤若渴的诚意,激起台下8所985高校近千名大学生对江苏的向往之心。
“我们这样精心组织实施985高校村官工程,目的是汇聚一流大学生村官人才,使整个村官队伍提档升级。”江苏省委组织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江苏今年计划选聘大学生村官3022人,其中省市联动公开招考2728人,985高校村官工程294人,985高校毕业生占比之高,在全国为数不多。
据介绍,优质化选聘,已成为江苏选聘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坚持同等条件下党员优先、学生干部优先、回原籍优先。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党员和学生干部比例达80%。近两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来自“985”和“211”工程高校的占25.7%。
江苏为何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选优配强村官队伍?杨新力在选聘大会上道出了决策深意:“当前,江苏正处于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通过优秀大学生村官,可以把先进理念、现代知识和科学文化辐射到基层,有利于引导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有利于引领农村广大群众创业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如果说,“高素质”是江苏村官选聘的全新追求,那么重实践,则是江苏村官选聘的另一个鲜明导向。
这几年,全国各地大学生村官选聘基本按照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公示、聘用等程序进行,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但江苏省选聘办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能否当好村官,与本人到村志向是否坚定、个人综合素质高低有密切关系,而这些是常规的笔试和面试无法考出的。
今年,江苏村官选聘大胆创新,对985高校毕业生,免去笔试面试程序,增加驻村考察环节。参加村官选聘的大学生通过一个月左右的驻村生活,体验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村期间的表现,就是一张最有说服力的成绩单,也是能否被录用的重要依据。“驻村实习是个双向选择过程”,一位从事村官工作的组工干部说,通过实践这个考场,组织部门可把有志到农村干事创业、综合素质较高、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协调和社会实践能力比较强的毕业生选聘到村官队伍中来。与此同时,大学生也可以检验自己是否适应农村工作的环境,有效防止热情有余、本领不足的尴尬。
东南大学有27名毕业生眼下正在江苏10个市驻村实习。从他们反馈的情况看,各市安排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考察新农村建设、走访困难群众、与优秀基层干部交流、参与专项工作等,不少毕业生称短短一个月,不仅了解村情民情,还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驻村实习,我感受到,江苏农村充满生机和活力,是我向往的美好家园。”中国人民大学2012届毕业生朱绍雄,吃住在扬州邗江区金槐村,一个月内走访了拆迁安置小区、工业集中区,经常和村“两委”一起加班至深夜。心里“没有疲惫、只有温暖”的他,经过深思熟虑,放弃了重庆选调生的机会,而下定决心,在江苏当村官。
干事有舞台,待遇有保障,生病有保险。“我们享受着免试的厚爱,又有这么实在的保障,有什么理由不回来呢?”中国农业大学动保医学专业的李玉阁,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毫不犹豫地准备回到家乡连云港。
江苏村官选聘的改革举措,同样得到了高校人士的首肯。“江苏在人才培养、人才战略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这次在985高校村官工程上的一些措施又占领了先机。最好的人才资源、最好的成长成才条件,加上可以施展个人才华的空间,这些,是江苏未来人才队伍建设一个非常大的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对江苏利用村官队伍招揽人才的战略计划倍加赞赏。
的确如此,江苏对大学生村官中的优秀“苗子”,将跟踪管理、精心培养。选聘大会上,杨新力在向985高校毕业生发出热情邀请的同时,也向各地下达了“培养动员令”: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把大学生村官工作纳入干部队伍培养体系,纳入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在高起点上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深化拓展,让大学生村官创新创业的热情竞相迸发,成长的道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