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江都区四项工程,构建科学运行机制
2012-11-23 10:18: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扬州市江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余通海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创新思路,通过实施四项工程,不断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科学运行机制,使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实施“村优工程”,不断增强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江都区既重大学生村官全覆盖的“村有工程”,更重大学生村官素质提升的“村优工程”。从1999年自主选聘到2008年纳入省市统一选聘,已分7批选聘了330名大学生村官。2009年起,江都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及时启动了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村优工程”,坚持重一流学校、重一流人才的选聘导向,采取定向选聘研究生、直接选聘985高校毕业生等形式,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

  二、实施“双任工程”,不断优化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江都区既重大学生村官的整体培养,更重大学生村官的分类培养。在分类培养上,创新“一人双任”模式,即在坚持大学生村官以村(社区)工作为主体的基础上,针对他们中的不同群体,通过到区直机关部门挂职、企业兼职和镇机关锻炼的方式,实行分类培养,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已优选11名985高校毕业生村官,依据其所学专业到相关区直部门挂职,既发挥其专业特长,也丰富其工作经历;结合“大学生工程师计划”,根据企业需求和村官专业特长,分3批选派65名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到工业规模企业兼职,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企业发展;每年安排100名左右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到镇信访、村建、综治等部门轮岗锻炼,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富民工程”,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创业实效。江都区既把大学生村官当作基层干部队伍的生力军来培养,更把大学生村官当作能自己先富、带领民富、共同富裕的优秀人才来使用。在推动创业富民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多形式创业。积极推进独立创业、参与创业、抱团创业等,已推动实施村官创业项目50个,参与创业村官达97人。二是注重高层次创业,引导他们运用直销、网销、超市销售等先进营销模式,实施品牌化战略,将传统产业的“土产品”打造成“新品牌”,涌现出一批创业先锋和典型。三是注重引领式创业。坚持把大学生村官创业与强村富民工作结合起来,推进经济薄弱村村官创业项目全覆盖,全区16个经济薄弱村共有村官创业项目18个。

  四、实施“畅通工程”,不断拓宽大学生村官成长路径。江都区既重大学生村官的长期培养,更重大学生村官的有序流动。在长期培养上,确立了大学生村官培养“225”目标,即到2015年,培养县处级后备干部2名左右,副镇局级以上干部20名左右,村(社区)“两委”正职50名左右。目前,已提拔13名大学生村官担任副镇(局)级以上领导职务,30名担任村(社区)“两委”正职,113名任村(社区)“两委”副职。目前已有序流动65名大学生村官,包括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国企员工等。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