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村官说江苏高淳国际慢城
2013-03-18 14:26:00  来源:南京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高淳县委宣传部之邀,本报近50观察员——

  高淳老街,听文博专家讲历史

  应高淳县委宣传部之邀,国庆前夕,本报近50名小观察员在家长和大记者的陪同下,前往高淳采风。适逢第11届中国高淳固城湖螃蟹节暨首届国际慢城大地艺术节开幕,小观察员上午游国际慢城桠溪,采访大学生村官;下午逛高淳老街,听文博专家揭秘历史故事。

  “桠溪慢城真美”“老街越来越有味道”……采访途中,小观察员按捺不住内心喜悦,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下高淳的美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次活动为公益性质,不收任何费用,本报“小观察员喜看家乡新变化”将持续开展,接下来我们将走进溧水、六合等区县和南京城角角落落,感受家乡的美。

  游国际慢城:感受自然风情,领悟“慢”的内涵

  大巴车沿着桠溪48公里的“生态之旅”缓缓驶过,沿途移步换景、美不胜收。有机葡萄园里一株株葡萄架绵延至远方,一堆堆谷壳大糠垄成小土坡,千亩茶园内碧绿的茶树一眼望不到边……置身首个“国际慢城”,小观察员对周围一切充满新鲜感。

  “慢城”到底是什么?据女大学生村官周秀云介绍,“慢城”是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指人口在5万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无污染、无噪音,人们支持传统手工作业,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去年11月,桠溪被授予‘国际慢城’称号,这是我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慢城哦!”带领大家漫步乡间小道,周秀云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路边各色植物:“这是熏衣草,这是美国红枫,还有波斯菊,如果三四月来,你会看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

  “我还以为‘慢城’是指人们做事慢吞吞,原来‘慢’是一种原生态、绿色的生活状态!”听了周姐姐的讲解,天妃宫小学的于锐恍然大悟。“那一堆堆垄起的是什么?”江宁实验小学的宋润朗指着竹子根部褐色覆盖物问道,“这是稻壳大糠,给竹子保暖,也体现了废物利用的环保理念。”周秀云说。不知不觉已近午餐,在大山村“农家乐”一饱口福后,小观察员还在农民伯伯带领下,过了一把采摘瘾,将玉米、柿子、栗子、南瓜收归囊中。

  城游玩临近结束时,小观察员对周秀云进行了专访,“周姐姐,您大学毕业后为什么愿意到农村工作?”“工作很累吧,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国际慢城接下来有哪些规划?”周秀云一一解答,还约大伙明年4月来看油菜花。

  逛高淳老街:欣赏文物精品,聆听历史典故

  下午,小观察员来到被誉为“金陵第一古街”的高淳老街,脚踩凹凸不平的胭脂石,举起相机“咔嚓”一路狂拍,将路边小店铺,关王庙门口的石狮子,房顶的挑檐、斗拱、垛墙、镂窗……统统收到镜头中。“高淳老街是江苏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商业街建筑群,有十几处市级文物单位,很多影视剧都在这里取景拍摄。”高淳县文博专家濮阳康京专程为孩子们做起导游。

  民俗馆内,精美的砖雕、石刻、木雕作品,线条流畅、刀法细腻,显示出古代高淳工匠的高超技术,用于防火救生的“一人巷”、古朴的拴马石等令小观察员大开眼界,问题也一个接一个,“濮阳爷爷,为什么每根柱子底下都有石刻,而且内容不一样?”“屋顶装饰有啥作用?”濮阳康京直夸本报小观察员观察细致,“柱子下面的石刻起防潮作用,每个图案都有典故。至于屋顶装饰,寓意吉祥如意,也有避雷的效果。”他还兴致勃勃地讲述了周瑜羽扇等历史故事。

  老街最受欢迎的当属特色商品和风味小吃,采访结束后小观察员迫不及待拽着家长大快朵颐,瞧,小西湖小学分校的王文睿和爸爸大口嚼着豆干,还和捏面人师傅聊起天。

  “今天的活动真有趣,好吃好玩更长不少见识!”回程途中,白云园小学曹湘一边整理采访笔记,一边开心地说,“明年4月我还要来这里看油菜花!”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