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海工学院三大平台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
2013-04-08 14:59:0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陈晓燕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近日,由江苏淮海工学院建设的全国首个大学生村官史料馆落成。这是该校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

  该校党委书记陈明辉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培养人才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和科研优势,将服务村官工作作为服务社会、服务中央和省委决策的新平台。”

  近年来,淮海工学院在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工作宣传、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探索,不断延伸为大学生村官工作服务的链条。

  首家史料馆 记录历史见证村官成长

  走进淮海工学院通灌校区主楼13层,迎面看见一幅大型喷绘,画面中湛蓝的天空下,铺满金色向日葵的田野中,“中国大学生村官史料馆”的字样分外醒目。史料馆共三个展厅,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中组部组织二局六处处长鲁晓东说:“这个史料馆的建设意义重大。”

  全国大学生村官工程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大学生村官研究所副所长李义良常年深入农村一线,调研村官工作,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说起史料馆的建设初衷,他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实施近五年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扎根农村基层,用所学知识,带领农民创业致富,这个群体和他们所做的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必将被载入史册,我们就是想做记录历史的人。”

  史料馆由陈列和展览两部分组成。陈列部分主要收集中央、省(市、区)出台的有关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政策文件,各地开展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的材料,出版、印刷的有关大学生村官方面的书籍,历届大学生村官论坛资料,各类大学生村官会议资料,领导重要讲话,音像资料,各地创办的大学生村官报纸、杂志,大学生村官工作日记、使用的实物等。展览部分主要展出自2008年大学生村官工作全面部署以来,中央、省市领导的关心关爱村官工作情况,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服务为民的情景等。

  中组部、农业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大学生村官史料馆的建设给予了关心和支持,表示今后将在资料收集、场馆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有了大学生村官史料馆,我们服务社会的空间更大了。它既可以作为毕业生就业教育基地,又可以作为大学生村官培训的鲜活教材,还可以为村官研究提供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研究所所长李勇说,“将来我们还要将所有的史料制作成电子版,方便更多的人来查阅。”

  首个研究所 服务决策推动科学发展

  大学生村官是个新生事物,随着选派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深入,有些问题需要通过调研,总结实践经验,从理论上作出科学的回答。为此,淮海工学院主动作为,与江苏省委组织部、省青联于2009年共建大学生村官研究所,对大学生村官的总体规模与结构,各项工作机制与工作方法,成长规律与评价方式,组织与管理等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

  四年来,内蒙古、贵州、河北、山西、山东、陕西,以及全省各地都留下了研究所同志们的足迹。他们既是“笔杆子”,又是“泥腿子”,每到一处,他们都与当地组织部门同志一起,就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培训、使用、培养、流动等问题进行调研,通过召开大学生村官座谈会、走访村民,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所思所想、工作情况,帮助大学生村官调适心理,鼓励他们在农村一线干事创业,成长成才。

  四年来,研究所先后在省内20多个市、县(市、区)以及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等地建立了大学生村官研究基地30余处,先后就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管理使用模式等课题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研究所先后出版了《大学生村官理论与实践探索》、《大学生村官理论研究》、《差别化培养,多元化发展》等著作,参与编写《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发展指南》、《大学生村官: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选择》等多部颇具影响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研究著作,参与教育部2012年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一项,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研究所同志编撰的《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批示和好评,并要求有关部门要利用好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研究所这支力量。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