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切实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和项目难题,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于2010年成立了全省首家“大学生村官创业孵化基地”。基地首期投入资金500万元,涵盖了农业项目投资、农业综合开发与利用、园林绿化设计、生态观光旅游等服务。
一、构建供能体系。组建“高校专家+企业能人+技术骨干”的创业咨询团队,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技能不足的问题。成功引进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和多家企业为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提供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和孵化基地合作,成立了注册资金200万元的田园正果生态农场,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及其团队给予了有力的专业理论及技术支持,还组织一批博士生志愿者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大学生村官创办的田园造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与苏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在上海、陕西、河南等地参与景观规划、设计,业内反映良好。
二、催生聚变合力。构建“典型示范+群体抱团+集群带动”的多元参与模式,形成以点代面的催化效应。基地成立后,仲贞等一批村官成为创业孵化基地的第一批“掘金者”,形成了“花道书吧”等一批典型。在此基础上,更多的村官参与进来,形成“抱团创业”,有效解决了大学生村官创业规模小、经济效益低、技术来源少、辐射能力弱等问题。同时,为了形成集群效应,孵化基地针对大学生村官特点,先后推出园林景观设计、市民农园、大树园等一批颇具吸引力的创业项目。结合今年9月在武进区召开的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组织大学生村官围绕花博主题,发展创意产业,开发花博纪念品,取得较好成效,去年销售额近百万元。
三、形成辐射效应。孵化基地通过“项目规模+产业层次+富民效益”的成功运作,打响了武进大学生村官“青武飞扬”的创业品牌。瞄准花博会带来的商机,发展花卉关联产业,提升整体产业层次,实现一产花卉种植业、二产绿化工程、三产园林景观设计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完美结合。大学生村官兴办的40亩大树基地,带动了本地苗木产业发展。“大水牛”市民农园吸引了一家颇具实力的风投公司的关注,有望获得风投基金的支持。目前,孵化基地共集聚创业大学生村官60名,由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合办的各类创业项目已达43个,带动当地60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年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