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大学生村官:修路筑渠是大事
2014-08-04 15:12:00  来源:如东新媒体  作者:袁嘉翊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阡陌纵横的乡间道路好不好走、田间沟渠通不通畅,是农民衡量村干部尽不尽职的一把尺子。农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好起来,农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就会加倍。江苏如东县许多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后,想方设法整修路渠沟桥,争取农水项目、与上级部门加强沟通、发动老板捐资、鼓励村民参与,各展才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较好地改观了村容村貌。

  吴亚锋担任掘港镇丁杨村党支部书记后,为村里争取到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田间工程,使村里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最难忘的是他到村后修的第一条路,村里克服困难挤出资金,修路过程中,一户村民因为影响到自家的虾池索要补偿,初来乍到的吴亚锋早晚上门沟通,找中间人调和,终于做通思想工作,把这条破了十几年的路修了起来,方便了村民出行。

  今年水稻移栽前,吴亚锋买回不少水管,解决村民移栽水稻灌溉问题。原来,以前许多农户放不到水,就用水泵打,然后用管子送到田里,这样节约了安装水泥洞子的成本。去年,镇上实施农路安保工程,道路两侧八米之内禁止种植农作物。有的村民不配合,吴亚锋白天自己到路边铲除,晚上再一家一户地去打招呼。年轻大学生村官亲力亲为、平实谦和,打动了村里的干部群众。

  掘港镇丁杨村村委会主任黄国发告诉记者,吴亚锋吃得苦,去年秸秆禁烧的时候,政府派了车子装稻草,他就跟在后面拎稻草,中午一吃饭就下了田。

  新店镇深河村党总支书记吴晶来到深河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年修一条水泥路。如今吴晶担任深河村“当家人”已有五年,五年修了五条水泥路,全长7000多米。

  深河村的农户并不算多,但住得比较分散,出行难是个老问题。修路需要资金,然而村里只有一事一议奖补,全部用于修路也远远不够。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发动村里成功人士赞助,加上村民自愿集资,在五年的修路历程中,吴晶切实感受到了什么是合力。

  吴晶说,如果制定了一个目标,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前进,因为每年村民看到村容村貌改善了,才会觉得你是在做事情。现在深河村已是新店镇水泥路较多的一个村。

  掘港镇沙南村党总支书记蒋管飞上任后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新建了1.8公里的水泥路、新修了1公里的硬质渠道,结束了村里没有硬质渠的历史。耿俊去年初任长沙镇长堤村支书后,在全村丰产沟捞浅的基础上,根据群众意愿,又加埋涵洞,保证水系贯通。 

  同样,岔河镇的振兴村也曾是全镇农业基础配套较差的一个村,全村有10座危桥亟需维修,渠道硬质化比例也很低,2013年1月,孙海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就把沟渠路桥的修整摆上了第一位。

  孙海建告诉记者,老百姓最关心沟渠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任期之内,新建2公里水泥路,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同时今年通过项目集资,能够改造两座危桥,整个村有四分之三的渠道形成了硬质渠,灌溉不成问题。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