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江扬中市油坊镇,提起大学生村官柴昊淼,熟悉的人都会用“不简单”三个字来形容她,小小年纪敢想敢干,能闯能当,短短4年的时间就让自己成为农村工作的多面手,从村官到企业总经理再到敬老院副院长、团委副书记,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更让人感动的是,作为来自安徽的小姑娘来到镇江,却能把自己的全部真情释放,并与这里的百姓同甘共苦,真心互动,把青春的脚步深深扎根于这片沃土之上。
“小公主”变身“老农民”
21岁大学毕业的柴昊淼在父母眼中依然是家中的“小公主”,从小到大,像很多孩子一样都由父母宠着。听说女儿不愿留在大城市,而要去农村当村官,爸妈彻夜未眠,担心之余,父母提前悄悄来到镇江扬中油坊镇,找到女儿即将扎根的振兴村。一了解,这个村条件最差,村干部全都挤在2间小平房内办公,父母当时眼泪就下来了。然而,柴昊淼却没有因此而动摇,因为她早有吃苦的心理准备。
作为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子,对于柴昊淼来说,办公室简陋这些都无所谓,最让她难以接受的是,村办公的地方竟然没有干净的女厕所。在家养尊处优惯了的她,实在忍受不了。最后,她选择了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少喝水,少上厕所。
上班第二天,她就约好了一起来的村官考察基地,看农田,想着承包土地,种植花木带领群众致富。不少农民看到这个细皮嫩肉的女大学生直夸:这个女娃不简单,有想法,能吃苦!
除了党委书记朱纪君的关照和帮助,还有一个人在柴昊淼心中,也是学习的榜样。他就是振兴村村委主任钱瑞银。2012年5月底,正值秧苗种植的黄金时间段,柴昊淼第一次在村里进行秧苗种植就是跟着钱瑞银一起做。从稻种选择到培育发芽,然后到稻田播种,所有事情钱瑞银都是亲力亲为,柴昊淼也跟着学了很多。虽然当时不时有蚊虫叮咬,但在柴昊淼看来,自己学了这么多年的园艺,真正播种育苗种水稻,还是第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农村这个广阔平台上,原来并不了解农事的柴昊淼逐渐了解到了机插秧和直接甩苗的区别;知道了为何在机械操作普及的今天,还是少不了人工的操作;水稻插秧、抛栽秧、机插秧究竟怎样进行区分,什么样的农田适合哪一种栽秧方式……在实践中,小柴慢慢变成了一个“老农民”。为了帮助村里管理,小柴还为村里建起了电子档案,协助镇司法所办起了农民学法馆。
“小村官”升任“总经理”
为了创业发展村级经济,柴昊淼斗胆四处融资50万元。依托扬中市委组织部发起的“一棚半地”创业工程,在振兴村村两委的热心帮助下,小柴于2013年8月23日正式创办了“昊润物流公司”。自己当起了“总经理”。
有了合法的经营手续,柴昊淼开始想着怎样才能接到业务。开始时候,柴昊淼坦言自己的脸皮还比较薄,就只是散了散名片,就坐在家里等着业务上门来。但是开张了两天,也没一笔业务,她开始着急了。
对于柴昊淼来说,虽然本身有着村官的工作,也拿着稳定的工资,根本不愁自身温饱。但是,物流行业好歹也是自己的第一份创业实际运营操作,不像之前的那些创业想法,都是存在于脑海或者在市场考察后就夭折了。抱着必须成功的想法,她开始学着四处拉关系。吃饭,娱乐时候,只要见到熟悉人就说自己办了家小物流公司,希望能介绍点儿活儿做做。
果然,主动出击后,有了点儿成效,村里东5组村民朱成宏老公姚征本身是在服装厂工作,正好他手上有个熟悉的厂家,需要发一笔服装到当涂去,巧合的是柴昊淼奶奶家就在马鞍山,离当涂不远,路况都比较熟悉。于是,一笔由15箱服装做成的价值450元的运输业务就谈成了,这也成了柴昊淼的第一笔订单。
物流业务渐渐入手以后,业务面也逐渐扩大。但是危机也渐渐地浮现了。去年和某企业进行合作,说好的这家企业先预付一半的货款,剩下的货款凭回单开票结清,但是做了几笔业务后,厂家也资金吃紧,就约定了到年底将欠的263250元货款结清。但是腊月二十开始要账,要到除夕之前,厂里还是一分钱都没给,去要钱,厂里总以没钱为借口拒绝将剩余运输费用结清,这给了柴昊淼当头一棒。
自主创业可谓困难重重,为了把公司办好,柴昊淼联合13名村官和12名劳动保障协理员抱团创业。项目运营至今,已成功带动27人就业,吸纳了8名以普通村民为主的业务员。柴昊淼信心满满的说,他们未来将带领更多的村民走上工作服务岗位。记者在采访时得知,“昊润物流”运营至今,已经成交产值近300万,上缴税收近19万元。
“小孙女”原是“副院长”
2013年11月,成功当选村党委委员的柴昊淼被分配到油坊镇敬老院担任分管医疗管理的副院长。
刚上班交接工作不到一个礼拜,敬老院里就发生了痴呆老人张美英的走丢事件。老人被找回后,柴昊淼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敬老院没有每个老人的具体信息。为此,他开始采集每位老人的详细信息,包括亲属、朋友、身体状况、资金保管、个人喜好等等。两本厚厚的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
自从进了敬老院后,柴昊淼便开始与老人们早夕相处,时时刻刻记挂这老人们的喜怒哀乐。她的私家车也成了老人们的专车,她的每一天都泡在买菜、记账、和老人们聊天、照顾老人们的饮食起居上,俨然成了一个熟练的保姆,老人们为此都亲切的称她为“小孙女”。
“虽然每天为各位老人送医看病,拿药问诊事情很麻烦。也有比较心烦的时候,但是跟老人处得越久,又觉得他们越可爱。”柴昊淼说。有个老人,叫杨行礼,很邋遢,外表看上去,会觉得脑子有点儿不灵光的那种人。但是有好几次柴昊淼外出回到院里,老人总是偷偷把她叫到一旁,特神秘地从他衣服口袋里,橱柜里,翻出他藏的包子,烧饼、茶叶蛋,甚至还有附近人家办喜事的喜糖,都塞给柴昊淼。
柴昊淼的老家是安徽的,来扬中当上村官后,由于工作比较忙,平时也不怎么回去。2014年的除夕来临前,柴昊淼在看值班表的时候,发现除夕夜恰好轮到她值班。“刚开始看到值班表的时候,心情还是有点糟,毕竟来扬中当村官后一直没有回家过。心里特别想家。”“其实如果我开口跟领导请假,他们也会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让我跟其他人调班的。”但是柴昊淼最终并没有开这个口。
除夕夜,父母只好带着做好的年夜饭来到敬老院,陪伴自己的女儿一起过年。最终,那个除夕夜成了柴昊淼毕生难忘的一个夜晚。院子里所有的爷爷奶奶陪着柴昊淼和她的父母一起过年,大家一起包馄饨吃年夜饭,一起在院里放起了烟花迎接新年,一起守岁看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