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沭阳:把大学生“村官”打造成预防“生力军”
2015-11-03 09:06: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潘芳芳 高改芹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江苏省沭阳县检察院利用当地大学生“村官”人数多、分布广,且学历高、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优势,开设“花乡清风”大学生“村官”法律志愿者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通过志愿者介入,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触角延伸至村镇的各个角落,编织出了一张牢固的村镇职务犯罪预防网。

  沭阳是苏北第一大县,人多地广,村镇机关分布零散。沭阳县检察院调查发现,近年来,该县职务犯罪案件近65%发生在村镇。为此,该院先后在胡集、庙头两个乡镇成立派驻检察室,受理群众来访举报,开展村镇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然而,现实的矛盾很快凸显出来。“全县近500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下面有七八个自然村,仅靠我们的力量实在太微薄了!”胡集检察室主任范剑说。

  2014年夏天,该院预防科科长葛恒万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将挂钩镇村户的大学生“村官”召集起来,组织一支基层预防职务犯罪“先锋队”。在他看来,作为村居委会成员之一,大学生“村官”无疑与老百姓“面对面”接触最多。如果把这股力量有效调动起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4年9月,沭阳县检察院“花乡清风”大学生“村官”法律志愿者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吸收全县263名大学生“村官”为志愿者,并开设志愿者工作室,配套推出工作日记制和预防效果评估制,把大学生“村官”打造成村镇职务犯罪预防的一支“生力军”。

  工作室开设了“清风课堂”,系统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培训,在提升志愿者个人综合素质的同时,助其在各自岗位上为所在村镇制定职务犯罪预防措施,让课堂知识真正转化为预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预防志愿者档案,统一管理预防工作日志。志愿者定期到各村、组走访、座谈,收集信息,并以预防工作日志形式上交,既提取了反腐线索,又加强了对村镇干部的监督。

  “村里土地纠纷事件特别多,但乡镇能解决的极少,不少百姓只得走信访路子……”这是胡集信访办大学生“村官”志愿者周阳轩的一篇预防工作日志,日志直指近年来当地信访案件大增的几大原因,包括乡镇土地政策执行不到位、村委存在不作为情况、老百姓不懂法等。针对日志反映的问题,该院及时走访,实地调查,挖掘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据此发出检察建议2份,有效化解矛盾7件,发现职务犯罪线索3条。该院还以此为契机,结合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科学分析,认真排查风险源点,编发了预警通报和预警建议,以防范此类职务犯罪案件发生。

  据统计,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已先后有超过300名大学生“村官”加入成为志愿者。他们参加培训、座谈20余次,提出可行性预防建议上百条,撰写了预防工作日志上千篇,提供职务犯罪线索17条,提前发现上访风险事件6件。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