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 年 5 月 8 日 星期四
江苏南京农村电商创业大赛 专家称好品质是“硬通货”
2016-01-15 09:35: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张粉琴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评委陈翔

大学生村官周强(右二)上台领奖

评委于斌 

(供图:小罗 倪怀成) 

  2015年12月27日,南京市农村电商创业创新大赛举行决赛,4支大学生村官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与其他10支代表队一起闯入了最后的角逐。

  比赛分计划组和实战组先后进行,参赛代表队依次上场,介绍项目情况及发展规划,并接受评委的提问与点评。

  口碑好,才能活得长

  决赛开场,第一个亮相的是六合区马鞍街道杨忠伟、金小清、赵金斌3位大学生村官抱团经营的南京金忠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PPT演示,公司主营的大棚草莓、大棚油桃、大棚西瓜等农副产品,清晰地展现在大家眼前。主讲人杨忠伟介绍,为充分挖掘这些绿色农产品的价值,公司除开办自驾游采摘外,还将利用现有通讯与视频技术,打造“视果乐”全媒体销售新模式,客户可以在线查看果品生产状况、购买果品、认领果树,从而实现果品私人订制。

  对于3个小伙子的未来规划,大赛评委之一的陈翔,不是一味地赞美。作为金茂资本投资业务总部副总经理,他更关注项目的投资价值。他说:“不论自驾游采摘,还是线上线下销售,现在网上类似的农家乐基地已经不少了。你们的产品设计一定要与众不同,品质好,才能在市场上存活。否则,要收回投资,可能不轻松。”

  参赛项目中,大多数属于产品自产自销型。而江宁区大学生村官陆瑶领衔的汤山七坊电子商务平台,则主要销售当地村民手工作坊生产的农产品,包括豆腐、酒、粉丝、炒米、麻油、黄豆酱、手工糕。

  陈翔对这个项目显然比较看好。他说:“传统手工作坊产品,在实体店的基础上,利用电商打开城市客户群,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你们一定要注意,进入电商平台,销售距离变远了,销售量变大了,怎样保证产品原汁原味不变质,是个关键问题。网店销售靠的是口碑,口碑好了,销售半径才能不断拓展。”

  农产品品质,是陈翔在点评中提及最多的词。一个职业投资人,为什么把品质放在第一位?陈翔告诉记者,农产品电商门槛低,好的坏的都混在一起叫卖。而购买人因为距离生产地很远,对生产过程、质控过程无从了解,下单时只能抱着“吃吃看”的心理。如果产品品质一般般,那客户和你只做一锤子买卖。只有长期稳定的品质,才能建立起客户的信赖感。有了这种信赖感,才能吸引一批长期客户和大客户,电商才能健康生存下来。现在社会上很多投资基金,都在寻找优质的电商作为投资标的。短命电商,是没有投资价值的。

  学会讲“产品好故事”

  有112个协议农户供货,每天销售10-15吨蔬菜,营业额3万元。六合区雄州街道大学生村官周强、孙雪清等联合打造的创业项目——南京帮O2O社区生鲜直销平台,是带着足够的底气来到赛场的。

  “未来,我们将以公司自建的钱仓农副产品物流集散中心为中转站,线下以自主创办的钱仓农副产品社区平价直销连锁店为载体,线上以南京帮生鲜电子商务网为平台,采取线上交易、线下取货/配送的方式,为大客户提供订单式送货上门服务,为市民提供线上订购、线下自提点提货服务……”

  周强侃侃而谈的介绍中,“南京帮——南京人的菜篮子”这句话,一下子引起了阿里巴巴集团B2B企业专家组组长、阿里学院企业联合创始人于斌的注意。作为评委,他脱口而出:“哇,这个定位好大啊。”紧接着,他提问“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方式,对会员农户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包装销售,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解决农户种植技术和销售两大难题;二是采用三级质量检测的品控体系,田头检测室上市检测,配送服务中心第三方送检,社区直营超市随机抽检等等……”

  于斌点点头:“你说的虽然都很重要,但我感觉你们最大的优势是,你们大学生村官本身就在田间地头,有能力从源头上把控产品质量。现在农产品电商已经不少,平台不缺,缺的是质量过硬的产品。”

  在比赛当中,主办方穿插了《农村电商3.0时代》讲座,主讲人就是评委于斌。他说,根据最新电商发展报告,网上有农产品电商4000多家,但盈利的只有1%。为什么,同质化。以前电商很稀奇,农产品上网就能卖上好价钱。但现在不一样了。产品得有个性,有差异,才能找到自己的细分客户。如果大家都卖同样的产品,你是西红柿黄瓜,我也是西红柿黄瓜,你说你的好,我说我的好。最后很容易打价格战,他卖5块,我就卖3块,弄得两败俱伤。拼价格决不是长久之计,电商要想活得好,最终拼的是农产品品质。要避开赤裸裸的价格战,就要学会讲好产品故事。这个故事不是胡编乱造,而要说出产品的“前世今生”。比如,我们每个评委的桌上都放了3盒草莓,包装差不多,谁也认不清哪个是哪家的。但其中有一个我记住了,那个盒子做成了“心”形,上面有二维码。这是一个聪明的办法。如果客户扫了二维码,能在微信公众号上查找到这些草莓的生长过程,就会被吸引去购买。这个不一样的设计,自然而然会带来人气和知名度。

  其实,得到于斌肯定的贴着二维码的草莓盒,正是周强、周雪清团队的作品。周强说,比赛不光是来争名次,更是一种交流。评委的点评,给自己做好电商项目提供了新的启示。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