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马路、整齐的水渠、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漂亮的校园,昨日下午,当笔者来到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板浦镇东辛村的时候,昔日的农村旧景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祥和升平的新农村景象。
“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得归功于我们的大学生村官带头人啊。”村民王元明口中的这位“带头人”,就是海州区板浦镇东辛村党总支书记王虎。
“既然选择了农村,我就会竭尽全力为新农村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王虎坚定地向笔者说道。八年前,王虎怀揣着梦想,放弃了专业对口的好工作,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农村,加入了大学生村官队伍。新官上任三把火。王虎经过3个多月的实地调研,决定先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干起。路是加强与周边村落沟通的纽带,为了打通村子发展的“脉络”,王虎在经历了无数次争取与协调之后,将原本只有3.5米宽的东周路改建成了一条长1000米、宽7米的柏油马路,作为东辛村连接周边邻村的主干道。此外,在他的强烈争取下,六组路、老街心路、五组路这三条水泥路也先后建成通车。至此,东辛村“三纵四横”的路网格局基本形成,村民下雨天再也不用趟泥路了。
一直以来,东辛村都只有两座电灌站,且全都年久失修。“那段时间,王书记为了给村里建现代化电灌站,真是操碎了心,三天两头跑去各个部门协调,有时候饭都来不及吃上一口,我们看了都心疼。”东辛村原老村长张祝标介绍道,这个80后的后生“蛮拼的”,我们多亏了有这样的好“带头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王虎争取到了项目。目前,三座现代化的电灌站两座已建成投入使用,另一座也即将建成,解决了该村3000亩耕地旱能灌、涝能排的排水问题,东辛村小水泵甚至是肩挑手提灌溉的历史将彻底改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王虎深知,孩子的成长要从娃娃抓起。为了改变村里落后的幼儿教学面貌,他多次向上级请示、汇报,与区教育局、财政局多家单位协调,终于建成了投资200多万元的东辛幼儿园。“东辛幼儿园是省重点标准的幼儿园,也是附近几个村子唯一一所具有资质的公办幼儿园,周边的适龄儿童都在我们这边接受教育。”园长陈军告诉笔者。走进教室一看,空调、电视机、DVD、录音机、电子琴以及开放性玩具柜、消毒柜等设施一应俱全。园内还
配有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以及图书室、美工室、科学发现室、多功能室等专用教室。在这里接受教育,孩子们开心,家长们放心。
“现在村里基础设施比较齐全,道路也通畅了,幼儿园也建成了,而且村里在政策上也给予创业者很多支持。经过粗略地计算,在藕塘里养龙虾一年所得的收入比我们一家在苏南打工赚的还多,所以我们一家就回来创业了。”朱欢一边高兴地介绍,一边带领笔者参观他的虾塘。朱欢在村里围了60亩的虾塘,既种植莲藕又养殖龙虾,年收入大约在5000元一亩。说到销路问题,朱欢露出的得意的笑容:“王书记都帮我们联系好了。龙虾产量那是供不应求,刚出塘就被前来收购的商贩抢购一通。”
像朱欢这样,东辛村返乡创业的还有很多,更有甚者把产业做到了外地,徐行通就是其中一员。他在东辛农场包了700亩地,还搞了20个当下盛行的钢结构弓棚,全部用来养殖南美对虾,目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养殖“大户”。除了养殖创业,当地还有两家制衣厂,60多名农村妇女在农闲时间也可以到厂里就业,既不耽误农忙还能给家里创收,每人每年收入近2万元。
为了带领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2014年,王虎个人投资20多万元建设南美对虾创业基地,他还带头成立清源水产养殖合作社,为30多位从事水产基地的村民无偿提供技术指导,虾苗购置、售后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带动百余农民走上了富裕路。
傍晚时分,笔者来到东辛村最热闹的商业小街,村民们你来我往,采购需要的商品。“由于村子离城区比较远,以前我们购买东西很不方便,多亏王书记来了之后积极发展商业,现在这条新商业小街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已有一百来家店面,基本满足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在一家水果超市里面挑选水果的李女士告诉笔者。
看到村民生活得比以前幸福,王虎坦言:“路漫漫其修远兮。为农村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我们村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引进高效农业。此外,还将继续支持养殖业,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创业致富。当然,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我们也在东辛村新农村服务中心还开设了阅览室,提供各种类别的读物供村民阅览,丰富村民的闲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