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卫生搞得好,疾病自然能减少,美景家园多洁净,寿年随着亦增高……”日前,在海州街道钟鼓楼广场,由南门社区老年艺术团和大学生村官自编自演的创卫宣传节目引来了周边不少居民和路人纷纷驻足观看,他们以发生在身边的创卫故事为题材,自编了20余首创卫“快板”、“三句半”,让更多的市民投身到创卫中。
海州街道是个居住人口密度大的老城区,基础设施薄弱,背街小巷纵横交错;辖区内单位、学校、菜场较为密集,人流量大,创卫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在这场创卫“持久攻坚战”中,来自海州街道的几名大学生村官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创卫”是一件辛苦但却十分有意义的事。
小陈是一名2岁孩子的母亲,白天顶着烈日到自己的网格中巡查、拿起工具干活,晚上忙办公,周末无休是她的生活常态,有时遇上突击整治还会忙得更晚。“上次清理违建一直忙到凌晨2点多才结束,直接就在办公室眯了3个小时,5点多起来又继续忙活。”采访小陈时,她还拿出手机看着儿子的照片。为了创卫,小陈早已把孩子送给老人带。“现在是创卫的关键期,所有社区都以此为重,虽然苦,但收获了许多居民的认可与信任,值得。”自创卫工作开展以来,他们亲身经历了“创卫”的点点滴滴:清理小广告、清除卫生死角、清扫道路垃圾,开展劝阻吸烟、乱推乱放、赌博等不文明行为的公益活动……
除了投身创卫一线,大学生村官们还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工作热情,和古楼淮海戏演出队、双龙锣鼓队、新建蓝天艺术团等共5个社区艺术团队联合起来,自编自演创卫顺口溜、歌舞、淮海戏等形式多样的节目。他们利用晚上空闲时间,深入到辖区广场、养老院、人员密集的场所,宣传创卫,引导和动员更多的市民支持创卫。一个红袖标,一副快板、锣鼓,通常就是他们的行头,加上烂熟于心的宣传节目,走到哪就宣传到哪。“作为社区一分子,我们有义务支持创卫工作,同时也可以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大学生村官陈荣说。她是一位准妈妈,怀孕四个多月,但与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坚持在“创卫”一线,并自愿担当信息联络员。
此外,大学生村官们还主动加入到由社区老党员、退休职工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在社区各个角落捡拾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宣传创卫工作。
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及大学生村官的努力下,海州街道已然变了样——乱堆乱放的杂物清走了,菜地清除了,路面也硬化了,环境焕然一新。截至目前,该街道已清理建筑垃圾112吨、420余车,清理卫生死角108处,清理三乱小广告7万余处,粉刷墙面6000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0处480平方米,清理小菜园80处960平方米,并清除1处废品收购站,做到视线范围内无废品。“创卫仍在继续,我们在做好清理工作的同时,将进一步探索长效化机制,减少居民创卫工作一阵风的顾虑,让生活环境越变越好。”海州街道办事处主任李晓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