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好小的,照顾好老的,服务好中间的”。这是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墩尚镇岭灶村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杨倩打造的“三好服务”品牌。提起杨倩,干部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个姑娘做的好!”。
今年27岁的杨倩出生在赣榆农村,2013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考取了大学生村官,被分到墩尚镇岭灶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杨倩8月份到村里报道时,正赶上村两委换届,这恰好给了她快速熟悉群众的机会。杨倩抓住时机,主动配合村干部挨家走访,做入户宣传、选民登记等工作,她的勤劳聪慧很快赢得了村干部和群众的信赖。
岭灶村有519户人家,2298口人,在外打工的劳动力800多口人,其中出国劳务360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很多。以后如何开展工作,杨倩反复思考,村集体年收入过百万元,村里家家户户收入颇丰,她决定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为留守人员服务上,并很快探索出特色鲜明的“三好服务”工作法。
教育好小的,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村里建有文体中心,图书、影视、健身等设施一应俱全,条件在苏北堪称一流。杨倩主动担起了中心管理员的职责。并在中心内成立“留守儿童之家”,请来镇里其他村官一起担任老师,节假日辅导孩子们学习,教他们剪纸、绘画、阅读。杨倩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好阿姨。
今年暑假,杨倩组织村里23个留守儿童和孤儿开展微心愿活动,孩子们在一起开心又快乐。
当到了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微心愿这个环节时,11岁的丰心如在纸上写下了“我想见爸爸”, 杨倩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将心比心, 爱人闫振洲在连云区工作,自己两岁半的女儿在老家黑林镇爷爷奶奶那里,一家人身处三地,女儿也成了“留守儿童”,夫妻俩一个月才回去看望一次。杨倩十分理解丰心如此时此刻的心情。
丰心如的妈妈因病去世,爸爸丰海波是船员,常年在海上,她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为了满足丰心如见爸爸的心愿,杨倩找来丰海波的电话,约好了时间,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网络,让他们父女俩在视频上见面。
当丰海波出现在大屏幕上时,丰心如一下子大哭起来:“爸爸,我好想你。”丰海波说:“乖女儿,不哭。”自己也留下了眼泪。看到这一幕,杨倩也禁不住热泪直流。
照顾好老的,让老人乐享金秋。在岭灶老人们的心目中,杨倩就像自己的亲“孙女儿”,她经常骑着自行车到老人们家里串门,谁家的煤气没有了,谁家要交水电费了,谁想要到镇上取养老金了,全由她一手操办。为了让老人有个健康的好身体、好心情,村里从集体收入里拿出一部分资金,由杨倩带着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到市区一家医院体检,一年两次,杨倩无微不至的服务,让老人们非常满意。
有着50年党龄的74岁老党员张佃玉说:“杨倩这孩子做事心细,经常来陪俺说说话,俺有什么需要的她都想在前头,村里有这样的干部是老百姓的福气。”
服务好中间的,让家家生活美满。到岭灶村工作3年多,杨倩成了村里妇女们的好姐妹。岭灶村每年都要评选“好婆婆”、“好媳妇”,被评上“好媳妇”的,村里还要给她们的娘家发一份“喜报”。组织开展这项活动,杨倩是主角,无形当中,她与全村的“媳妇”、“婆婆”关系都非常“铁”,谁家出现吵嘴磨牙不愉快的事情,杨倩到场准能水到渠成解决。
去年,村里配合镇政府,以新沭河北堤为中心,实施“沭河果岭”休闲旅游项目,种植桃树、梨树等优质果品,全力打造市区后花园。7月份,村里将这一项目延伸做大,建设“特色小村”,首先对村庄街道绿化进行更新补植,同时采取免费赠送、自行栽植的办法,发动群众搞好门前、庭院绿化,让村庄花果飘香。为了掌握群众需求,杨倩和村委副主任许华顶着35℃的高温,用两天时间,把全村跑了个遍,统计出了200多户群众所需的香樟、女贞、紫叶李等苗木2000余株,白皙的胳膊晒得脱了一层皮。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三年多的磨练,杨倩已经成了做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她独创的“三好服务”品牌,让村民们心满意足。村委会主任张洁说:“杨倩干工作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无论工作有多难,从不叫苦叫累,能关心人、理解人,而且颇有主见,是我们村里老老少少的已经离不开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