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当谌小伟从徐州师范大学毕业的时候,面临着许多种选择,她的许多同学选择留在了城市。其实谌小伟何尝不愿像她的那些同学一样远走高飞呢?也许是对于家乡父母的思念,也许是对于故乡山水的眷念,她作出了决定她人生方向的一个重要选择,在走出农门4年之后又走进了农门,做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了省定经济薄弱村----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塔山镇倪林村。
省定经济薄弱村是经济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其实还不光是经济落后,那时的倪林村甚至到了连选出一名村党组织负责人都困难的地步。镇党委看到了她身上那种朴实、那种执着、那种进取,破格让她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从村党党支部书记,再到镇党委委员、村党支部书记,谌小伟一路走来。她先后获得了“连云港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全国十佳村民贴心人”、“连云港市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多项荣誉,2012年当选镇人大代表,2015年当选镇党委委员。
在村服务中心门前,笔者找到了正在进行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带领群众搅拌混凝土沙灰的谌小伟。眼前的她朴实得让人惊呆了。见到有人来,和她一起干活的村民们也都放下手中的活围了过来。没等谌小伟开口,性格泼辣的妇女李萍快言快语地说:“要说小伟啊,这几年在俺们村可没少吃苦,帮村新修了水泥路,新上了自来水,装上了数字电视,还在村里发展葡萄种植,全村人都很感激她。”
在村服务中心办公室里,谌小伟和笔者聊了起来。她生在农村,对农村太了解了,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当选镇人大代表,这不仅是组织上对她的信任,更是乡亲们对他的期望,让她总有一份责任在心头。上任伊始,谌小伟进户了解民情民意,针对倪林村的实际发展现状,确立了从小事实事做起的思路。工作中抓重点、找亮点,借助各项惠农政策,找准适合倪林村发展的路子,全面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高村民收入。
“乡亲们可纯朴了,你为他们做了一件小事,他们都会充满感激。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是到村里来办实事还是来打发时间混日子的,群众看得最清楚。我是一个外乡人,如果来到村里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走走过场,村民们是不会欢迎你的,你也干不长久。村民们穷怕了,他们心里太想有个好的带头人带领大家致富”。“道路不畅,交通闭塞,区位偏僻,加之没有任何的资源优势,村民的收入主要靠传统的种粮和外出务工,这也造成了村民们致富难。”三言两语,谌小伟道出了倪林村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
“困难面前不能低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省选大学生村官,在困难面前更应该敢担当、能负重、并有所作为。”谌小伟坚定地说。
要想富,先修路。通过反复走访群众,多次组织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谌小伟决定实施村内道路拓宽计划。她为村庄制定了科学长远的规划。为民做实事,钱从何来? 谌小伟多方申请帮扶项目资金,硬化7条近5000米道路。她还实施了多项惠民工程,村内安装自来水、改厕、通燃气管道,新建6条灌溉渠道共2000余米,完成村庄电路改线,为生活困难户争取帮扶物资2万多元。
铺了致富路还须有致富项目。谌小伟积极申报土地整理项目,并根据村庄实情,通过与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的反复沟通对接,整理利用村里废闲河道,发展晚秋黄梨近百亩,同时鼓励农户承包经营,并以此为载体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2014年年初,通过多方考察学习,对上争取帮扶资金100余万元,新发展了避雨棚葡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项目。在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的专业指导下,首年挂果。在中秋节的前一天,谌小伟带领村干部采摘葡萄分送到全村每一户村民家中,还把采摘的葡萄送到了村小学,让全体村民和师生共享高效设施农业成果,品尝科学生态种植带来的不一样的味道。目前谌小伟创办的生态葡萄采摘园占地200亩,引进的夏黑、美人指、白罗莎、阳光玫瑰等优质葡萄品种,今年葡萄亩产量可超过1500公斤,为村集体创效益450万元。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谌小伟甘做为民解忧的贴心人。她优先吸纳村内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到葡萄示范园务工,让农户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学习科学种植相关知识,在增加收入和提升低收入户生活信心的同时,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创业致富。
谌小伟坦诚地说:9年来,她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一步步成长为镇党委委员、村党支部书记、镇人大代表,奋斗过,付出过,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但当她看到村庄面貌在一天天改善,干群关系在一天天改善,村民脸上的笑容在一天天增多,感觉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临别时,我问了她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在这么一个贫穷的村庄工作了9年”。她想了一下说:“有一首歌叫《把根留住》,我非常喜欢唱童安格的那首《把根留住》,我愿把我对于农民兄弟姐妹感情的根留住,留在倪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