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海州区推行“5+1”帮带模式,实施“助跑计划”等创新型管理模式,培养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提升了他们的整体素质,为地方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生力量。
近年来,海州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先后选聘62名高校毕业生到村里任职。怎样使引进来的大学生留得住、用得好,并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扎根基层服务建设, 这一问题摆在了组织部门面前。针对刚毕业大学生实践经验少,社会阅历不丰富,对农村情况不熟悉的特点,海州区委组织部推行“5+1”帮带模式,分别由1名乡镇领导、1名组工干部、1名老干部、1名农技人员、1名村干部结对帮带1名大学生村官,引导他们快速成长、成熟起来,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事业发展。
海州区委组织部首先从待遇上留人,与全区事业单位人员同步兑现大学生村官绩效工资,保障收入,激发工作热情。同时,不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想什么,以及面临的困难,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的难题,真正做到在感情上留人,营造了良好的关爱氛围。
实施“助跑计划”,充分发挥“五大员”的帮带作用。抓好教育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理论、农村政策、工作方法、创业实务、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农业实用科技等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创新农村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实行区、乡、村三级共管制度;坚持工作年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大学生村官工作,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资源优势,为他们干事创业争取更多的帮扶支持。还与大学生村官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采取积分的方式,对工作进行考核。畅通大学生村官成才渠道。引导他们投身社会管理、服务群众和创业富民的工作实践,让他们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中提高素质和工作能力;畅通优秀大学生村官上升通道,对工作扎实、无私奉献、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积极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坚定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服务基层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