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萍乡湘东区最南端,有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村子 ,叫官陂村。这座深山里的村庄曾经是贫穷的代名词,但如今,村民们渐渐看到了新希望。因为官陂村飞来了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 大学生村官谢金岚。今天就请《全景中国》江西台记者为您讲述大学生村官谢金岚的故事。
广寒寨乡官陂村距离萍乡市区有2个多小时的车程,这里山岭面积高达95%,若是要去村里,得早晨四点多起床,在市区赶5点多的班车,一路盘山而上。村官谢金岚每周都得这么赶一次车。对于这个88年出生的年轻女孩来说,这或许是她在官陂村做村官以来最不习惯的事。
官陂村风景很美,车辆顺着陡峭蜿蜒的山路向上,两侧是挺拔的松树和茂密的毛竹,偶尔浓雾散开,还能望见满山的芦苇。热闹的人声自雾霭深处传来,每天早晨村民们都会把日用品挑到距离道路最近的空地上来卖。隔着浓郁的晨雾,听那鼎沸的人声,颇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 刚到这里,就觉得好远啊,怎么会有这么远的地方? 这边企业比较少,很多人打工,都出去了。收入比较低,还有一些特别贫困。”
与世隔绝,是官陂村留给谢金岚的第一印象。在成为2012届第五批大学生村官之前,她在一家有涉外业务的上市公司里担任翻译。之所以报考村官,是因为父母希望她回萍乡工作。从以前和世界各地的客户打交道,到被分配到一个偏远山村,谢金岚心里有过落差。
“隔个几公里一两户,我们走访的话,户多就走路,走路的话,四五十分钟。汽车的话比较费钱,我们加油站都没有。”
村里三百多户人家,都居住在山里,刚来的第一年,谢金岚翻山越岭地走完了所有人家,确定了75户低保户。、
官陂村耕地面积少,交通不便,村里附近唯一的企业是一家矿泉水厂。那段时间,谢金岚每天琢磨的就一件事:官陂村该怎么致富。她查报纸,找老村干部聊天,想出一个又一个点子,然后又一个个地否决它们:
“我说养鸡怎么样,但是碰到禽流感,都滞销了。后来又想做手磨豆腐,我们的村的豆腐还有名,发展了霉豆腐,可以过年的时候卖,我觉得再扩大的话,市场就这么大。”
谢金岚想招商引资,可让人过来办厂,自己怕破坏环境,厂商也嫌弃地理位置不方便。谢金岚常常去找村里人聊天,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发现了隐藏在山里的“商机”:
“有到一户村民家,发现他们家养了蜜蜂,他泡了一杯蜂蜜给我喝,我觉得非常好。”
经过调查,谢金岚了解到,山里人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养殖中华蜜蜂。这里野生植物非常多,蜂蜜的品种也丰富。但是由于地处深山,村民们养的蜂蜜大多是自己吃或者馈赠亲朋好友,并没有想过靠蜂蜜来致富。可谢金岚却觉得,现在大家都追求原生态的产品,山外的人一定会对这些产品感兴趣的。可当谢金岚给大家伙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大家并没有像她期望中那般欣喜:
“蜜蜂养的多的时候,酿出来蜂蜜销路不太好,养蜂的人比较多,都存在一个销售不太宽的问题。”
谢金岚开始“不安分”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高质量的蜂蜜。看到村民渴望致富的眼神,谢金岚觉得自己一定要想办法打开销路。
谢金岚在自己的大学生村官QQ群里推销山里的蜂蜜。后来,咨询的人多了起来,她索性就在自己的QQ空间里贴上了宣传图片。后来考虑到打款不方便,她就直接开了一家淘宝网店。
“做淘宝,你要去拍照,还要有文字的编辑,挺费时间的。我还专门找有相机比较好的,帮忙拍,我自己手机拍的不清楚。他们也有问题,蜜蜂到了基地,就有蜜蜂飞来飞去的,他们怕咬到。”
为了让顾客相信自己的蜂蜜真的来自大山,谢金岚天天蹲守在蜂窝边拍照。有几次不小心,她还被蜜蜂蛰伤过。
由于村里人没有销售蜂蜜的意识,每次给顾客用来装蜂蜜的都是喝完了的饮料瓶。谢金岚只好自己订做了标准的包装瓶,还和村民们一起设计了标签,让这些蜂蜜看起来更像是“商品”。由于村里没有快递公司,谢金岚只能借着每周回家的机会,将顾客要买的蜂蜜亲自给提到萍乡找快递公司寄。渐渐的,就连班车司机都会忍不住抱怨几句,一个女孩子,怎么能有这么多东西要运:
“免费劳动力,要占自己时间,周末要等人,又要自己拿到快递公司,时间久了觉得累。我没钱赚,还要贴钱,就没什么积极性啊。”
工作的辛苦和有时候顾客的不理解,让谢金岚常常觉得委屈。就在她想要放弃的时候,大学生村官报找到了她,答应她在报纸上宣传当地的蜂蜜。有很多人通过媒体知道了谢金岚,一些外地的大学生村官也跑来向她讨教经验,谢金岚重新收获了信心:
“从那时候开始,就认识了很多全国各地的,养蜜蜂的村官都有,就是有一些人也在做这些事情,我觉得能坚持下去。”
慢慢地,谢金岚的淘宝店生意越来越好。可困扰着谢金岚的问题也接踵而来:
“原生态的蜂蜜,有活性酶,运输中会气胀,会撒出来。这个问题挺困扰的。”
因为始终找不到解决运输过程中漏洒的方法,谢金岚的淘宝店目前基本上只接萍乡当地的订单。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谢金岚自己购买了很多其他产地的蜂蜜,并研究什么样的包装更加牢固。和东北、湖南的大学生村官联系后,谢金岚决定引进增加蜂蜜附加值的巢蜜项目。打算在明年推出集蜂胶、蜂王浆、花粉、蜂蜜、幼蜂为一体的巢蜜:
“直接这种,包装一下,就直接拿勺子吃。这个营养价值更高,蜜蜂全都采回来的,带了花粉,有蜂蜡,营养成分又增加了一些。比蜂蜜更保健,这个算最好的,储存更久。这个我跟在东北的村官学的。”
谢金岚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家里的巢蜜,她告诉记者,一年前的自己根本分不清楚什么是桂花蜜,什么是油菜花蜜。可如今,她也算得上是半个蜂蜜专家了。如果现在问她最爱的昆虫是什么,她一定会回答“蜜蜂”:
“我还比较佩服他们,飞那么远,采那么多蜜,来来回回,太累了。太勤劳了,它们精神值得人尊敬。”
到目前位置,谢金岚的淘宝店已经销售了上千斤蜂蜜,与她合作的农户基本每户当年都增加了两千多元的收入。在大家伙心里,谢金岚就是为村民们酿造甜蜜生活的勤劳小蜜蜂。官陂村村支部书记唐清国:
“谢金岚这个姑娘她真能吃苦,的确为我们村上做了很多事,也得到了我们村民的好评。”
谢金岚告诉记者,前几天村里一位回家过年的年轻人说,过完年不走了,打算跟着老蜂农学养蜂,她心里特别开心。她说,自己的力量毕竟是微薄的,如果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扩大蜜蜂的养殖规模,引进蜂蜜深加工企业,那么官陂村的老表们就能够真正地发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