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村官解坤:工作中圆了文艺女青年的梦
2015-09-06 10:56:00  来源:亮眼  作者:沈燕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女大学生村官名片:解坤,女,2009年选聘,现任宜春市袁州区灵泉街道龙泉社区党政办主任。

  农村有大天地

  楠木村地处宜春市袁州区西北部,地域偏远,经济条件极为落后,是省级单位挂点扶贫村。从宜春市区到楠木村,开车要一个多小时。

  2008年,解坤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她的第一站就是楠木村,职务是村支部书记助理。虽然在宜春学院读了四年书,但她却从没有到过楠木村,甚至连听都没听过。出发的前一天,解坤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量,“那是我的一个起点,我很激动。”

  没想到,到楠木乡报道的第一天,解坤傻了眼:整个乡镇没有集镇,村子里也只有一条街,这条街2分钟就能走好几个来回;宿舍楼低矮、破旧,没有厕所,没有路灯。

  “这里条件怎么这么差?”解坤心里凉了半截,在她的想象中,农村和城市不会差太多。 回镇的路变得特别漫长,步子格外地沉重。

  解坤是山东人,家境殷实。因为是独生子女,毕业后父母让她回山东,解坤没回去,反而成为了一名村官。很多亲戚朋友都不理解,觉得解坤吃不了那个苦,“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一定能干好。”可现实和理想存在着落差,当时,解坤很失落。

  一个人想了很久,解坤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边说边流泪。

  “妈,这个村子没有路灯,没有网络,宿舍里只有一个书桌,一张床,那床还得修修才能睡……”

  “那你怎么想?”

  是留下,还是重新找工作?解坤的内心也在纠结,但她还是不想轻易放弃。

  “好好干吧,你从小就没有在农村呆过,你要去补上这一课。”母亲没讲什么大道理,但这句话却让解坤释然了,从小到大,她一直过着优裕的生活,没吃过什么苦,也无从体会父辈、母辈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当村官,与老百姓能零距离地接触,也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完满。

  “你是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村官,你有知识,有文化,比我们强。”听了村干部这句话,谢坤决定留下来好好干。

  “80”后的任性

  刚到村里没几天,村干部都以为,这个城里来的女孩子,只是来体验体验生活,肯定待不久。走家串户的“苦差事”不安排,只让她“坐办公室”,盖盖章、整理整理材料,接待接待村民。

  “我来村里子干嘛,难道就这么闲着?”

  不到一个星期,解坤坐不住了,她决定要紧紧跟着这些村干部。

  村路不好走,没一会儿,解坤就被远远地甩在后面。盯着脚上的高跟鞋,解坤懊恼不已,一回办公室,她赶紧买了几双胶鞋。

  “到了农村,就得有个村姑的样子。‘80’后就是这么任性。”解坤把化妆品,裙子都收了起来。

  每天,解坤都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清楚地记下谁家困难需要申请低保、哪段道路不平希望修缮、村民希望多为青年人创业提供帮扶……经过个把月的走访,楠木村村民基本都认识了这个不化妆、不穿裙子、穿着胶鞋的女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工作是极其平凡的,并不是每天都有轰轰烈烈的事情。岗位虽然平凡,但解坤却从不因平凡而小看自己的工作。

  人口普查,解坤起早摸黑,每天工作达十多个小时;参与集镇建设,征地补偿,制定集镇建设规划方案,给需要的村民讲解法律法规;为帮助种植杨梅的村民选种育苗,解坤到处向人请教,学习种植技术;公路测量,解坤扛工具,写记录,脚踩泥泞,身披雨露;做计生工作,解坤制作并发放计生宣传单2000份,深入农户家宣传国家计生政策,向村民介绍办理准生证的程序……一项项琐碎的工作,解坤都一件一件地解决。

  “在楠木村,与其说我是名‘村官’,还不如说我一名普通村民。”解坤说,2年村官生涯,她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更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5个字的分量。

  文艺女青年的梦

  2011年,解坤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楠木村,对于楠木村,她有太多的留恋。但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期一般只有两年,两年服务期满后就得调离。虽然已经离开了楠木村,但每逢村里有喜事,乡亲们还会邀请解坤回去喝杯喜酒。

  谢坤的第二站是在市委政研室,任《宜春论坛》的责编,不久后,解坤来到宜春龙泉社区灵泉街道任党政办主任。

  解坤在大学的专业是中文,她对自己的专业一直有种难以割舍的感情。用她的话说,她对文字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不仅在生活条件上,更要在精神上关怀大学生村官。”2013年,宜春市大学生村官联合会成立,解坤担任宣传联络部部长。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基层办主办,联合会承办的内部交流刊物《宜春大学生村官》,解坤是这份杂志的主编,现已编辑出版8期。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这个舞台很棒。”从写稿、组稿到编辑再到校对,基本上都是解坤一个人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完成。虽然很累,但解坤却不觉得苦,她认为这圆了自己的一个文艺女青年的梦。

  “有的村官喜欢写作,但在农村缺少展示文采的机会,杂志可以弥补这一空白,大学生村官回村后也会互相传阅。”

  《宜春大学生村官》杂志引起了宜春大学生村官的广泛关注。自2013年以来,刊物得到中组部、农业部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此外,谢坤组织搭建了联合会官方网站《宜春市大学生村官网》,建了宜春大学生村官微信公众号及QQ群,组织建设了全国首个手机宣传平台“干群通”。

  敢吃苦、善学习、讲奉献的解坤,凭一股“闯”劲、“拼”劲、“韧”劲,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11年解坤被楠木乡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被市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2014年荣获江西省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