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县见习村官认真听取农业技术人员讲解木耳栽培技术。本组图片由盛茵提供
抚州市见习村官学习烟叶分级扎把。本组图片由盛茵提供
赣州市见习村官参观农村清洁工程。本组图片由盛茵提供
【阅读提示】
江西省今年新选聘的1200名大学生村官,于国庆节前后陆续到岗。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们都被安排了为期15天的驻村见习,从而对农村工作生活环境、对村官岗位职责有了更全面和直观的认识。
村官选聘全面推行驻村见习,是江西省择优选聘的自主探索,是着力解决选人不准问题的创新举措。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赵爱民亲自审定驻村见习方案,要求把工作做细做实,抓出成效,抓出经验。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训国对选聘新政的导向意义进行了诠释:驻村见习就是把选择权交给村官,把评判权交给基层。通过让考生提前与农民打交道,参与农村工作,对自己能否“待得住、干得好”做出判断,从而把真正热爱基层、扎根农村的考生选出来,实现由“一考定人”向“实践选人”转变。
实践选拔村官的“江西模式”,亮点何在,效果怎样?近日,记者深入南昌县、上高县、星子县、德安县,听新聘村官和基层干部聊感受、说体会。
驻村见习,烙上江西特色标签
熟悉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同志,对“驻村见习”的提法也许并不陌生,早些年部分省份在选聘“985”高校毕业生时,就有了类似的尝试。而江西今年的“驻村见习”,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实施力度,都注入了诸多创新元素,烙上了江西特色标签,彰显了以下亮点——
见习对象全覆盖。全省报名参加村官选聘的2万多名考生,除“985”高校毕业生直接参加驻村见习外,其余考生先参加笔试,然后按1:2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驻村见习名单,不按时参加的视为自动放弃。全省共有2609名入围考生参加驻村见习,最终录用1200人,淘汰率高达54%。
见习内容细化具体。15天见习期中,要求考生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参与农村日常和中心工作,联系服务群众。每人走访群众不少于20户。
见习成绩量化评分。见习考生的表现采取百分制公开评分,其中见习测试和述职测评各占50%。见习测试由各市自行命题,考察考生以村情为依据,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述职测评主要测试考生对农村工作的态度、工作作风、群众感情和求职动机等。
见习考核公正透明。述职测评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评委人数不少于15人,由三类人员组成:一是考核工作组成员;二是见习所在的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三是跨县交流的3-5名评委。述职后,当场打分,现场报分,述职测评全程录像。
自选动作,高处着眼细处着手
全面推行驻村见习,全国没有先例。
为了这项社会关注的自选动作,江西省委组织部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流程,做到时间到天、任务到人、责任到岗,明确各市委组织部分管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各县(市、区)委组织部长为直接责任人。
虽然驻村见习过去3个多月了,但南昌市委基层办主任张六顺、宜春市委基层办主任易艺波、九江市委村建办副主任周丹等多位参与这项工作的“操盘手”,想起当时的情形,无不感到“压力山大”。
“那些天,我们真是提心吊胆,既要保证选准人,又要保证不出错。但这种紧张感也倒逼我们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张六顺说,各地不仅为见习考生集中安排食宿,还对见习地点精心挑选,并安排乡镇和村干部全程陪同,做到真心帮带,真情呵护,真正兑现“赛场选马”初衷。
记者在采访中,见证了这项顶层设计的“落地表情”。
星子县驻村见习15天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8月3日下午,在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现场体会如何做群众工作;8月6日下午,与村干部一道催收社会抚养费;8月8日上午,了解基层党建情况;8月11下午,跟随村干部实地调处矛盾纠纷……白鹿镇党委书记宋崇智说,通过见习,发现这帮孩子能吃苦、学得快、用得上,虽然见习时间不长,却帮了镇里的大忙,征集了许多群众的建议。“老百姓有些话不好跟干部说,但可以毫无保留地对他们讲。”
德安县将18名考生安排在宝塔乡和林泉乡的4个村见习。林泉乡对考生明确了“调查研究、协助工作、跟班学习”三项职责,实行早中晚三次签到,并通过随机走访、电话查岗等方式,全面了解见习情况。宝塔乡党委书记余小毛一有空闲,就与见习考生交流,鼓励他们珍惜机会,做到日有所为,日有所思,日有所长。
南昌县银湖管理处党委书记张伟,是一位由村官成长起来的乡镇干部,对年轻人的心态和需求比较了解。面对安排到管理处见习的11位考生,他要求下村走访时困难群众一个不落,撰写心得既要摆问题,也要讲原因、提建议。他还亲自阅读并点评见习心得。
实践选人,选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正是各方的协同努力,江西驻村见习的效果得到了充分彰显。
“正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依然是短板,所以才需要我们奉献汗水和智慧。”毕业于山东大学、现任上高县镇渡乡镇北村主任助理的赵迅通过驻村见习,对农村工作的复杂性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与以往个别村官离岗时所说的“早知这样苦,我就不来了”形成鲜明反差。
赵迅的体会,道出了村官们见习的最大收获。见习中他们初步读懂了农民,了解了农业,感悟了农村的现实模样,也默默地将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
11月2日下午,在南昌县莲塘镇举行的座谈会上,当了30多年村书记的彭水平感慨地说:“驻村见习特别好,靠实践选人,选出来的就是不一样。”他所任职的彭家村今年来了一位大学生村官杨萍,说起杨萍的好,彭水平如数家珍,“这孩子是9月29日报到的,到村才23个工作日,却干了许多实事:将全村党员、低保户、残疾人的信息全部输入电脑;村里的惠民承诺公布上墙;筹集资金为村里的自来水增压……”
在记者走访的20多位新聘村官中,像杨萍这样肯卖力、上手快的还有很多:
“见习知民苦,当上村官就要想方设法解民忧。”星子县白鹿镇万杉村大学生村官熊梦林的这句话,表达了他们通过见习萌生的民生情怀。熊梦林说,见习期间,她来到一位困难户家中走访,老人自己坐的是布满灰尘的旧椅子,没想到却从房间里搬来一把新椅子给她坐,而且还把平时舍不得喝的茶叶拿了出来。熊梦林觉得,面对这么淳朴善良的百姓,不为他们倾情付出,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南昌县莲塘镇定岗村村官赵京君,至今仍惦念着一位12岁女孩。“她是我见习走访时遇到的,她的家境不好,上学面临困难。临走时她送我很远,那种渴望的眼神,我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酸酸的。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我们责无旁贷。”
德安县吴山镇村官余少波,此前在宝塔乡杨桥村见习,在妇女主任家走访时,这位“女汉子”竟潸然泪下。原来,她也是一位留守妇女,聊的话题击中了她的痛点:那是一个深夜,她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因为一个人不敢走夜路,她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造成终身遗憾。余少波当晚在日记中写道:如果能考上村官,一定要在服务“三留守”人员方面探索新路。
南昌市莲塘镇大学生村官姚丕见习时,发现村民时常遭受污水困扰,便连续多天摸情况、查原因,加班加点起草了“污水治理调研报告”呈送给镇村领导。
……
江西大学生村官选聘模式的改革,既检验了考生对农村环境的适应力,也检验了他们对农民群众的亲和力;既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也考验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实现了个人意愿和基层需求的“双向对表”。
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有关同志介绍,去年全省选聘的1491名村官,目前在岗1211人,有280人因为种种原因离岗了。而今年大学生村官一上岗就离岗的现象不见了,选聘的1200名村官到岗1个多月了,至今没有1人主动离岗。
“实践选人”,选出了真正热爱基层、能够扎根农村的村官,只有待得住,才可能干得好!
把创新理念挺在前面
本报评论员
针对村官选聘工作中“一考定人”的弊端,江西省率先推出全面驻村见习的创新举措,实现了个人意愿和基层需求的“双向对表”,具有明显的导向意义,我们为之点赞。
江西的实践表明,要破解村官工作的难题,提升村官工作的水平,必须加大自主探索的力度,把创新理念挺在前面、贯穿始终。
创新,就要树立问题导向。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座谈会指出,在充分肯定村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有些地方还存在着选聘把关不够严格、教育管理不够到位、有序流动不够顺畅等问题。具体而言,如何杜绝村官被乡镇截留借用、如何防止村官创业项目流失、如何确保干得好的出路好等现实命题,还有待于共同寻求答案。问题是改革的信号,问题是创新的方向,只有选准创新突破口,找准创新着力点,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创新红利。
创新,就要强化担当意识。创新是“吃螃蟹”之举,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难免会有一定的风险。于是,个别地方便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等待观望、左顾右盼,等着吃“落地桃子”,导致村官工作长期乏善可陈。殊不知,这样做也许可以暂时规避风险,但长此以往,将会使国家人才战略的效果大打折扣,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唯有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善于创新,才能凝聚起强大的青春正能量。
创新,就要崇尚真抓实干。大学生村官工作要行之有效、行之久远,离不开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也离不开扎实推进的行动。有些地方满足于纸上谈兵,雷声大雨点小,导致计划走样,行动跑偏。江西省驻村见习之所以能取得预期目的,得益于有一套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督查到位。有想法还要有办法,才能使创新之树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