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鄣山乡程村主任助理刘盼(左二)和该乡司法所所长余文飞(左三)在村民建房现场调解纠纷。宋光辉 洪 凯摄
“这个书记哥小小年纪,处理起家长里短的事情来却有条有理,大家伙儿都挺服他的。”说起江西省婺源县许村镇仁洪村书记助理吴毅飞,村里的群众都竖起了大拇指。大学生村官小吴担任村里的“矛盾纠纷助理调解员”一年多来,帮助处理了村里大大小小的纠纷100余起,在实践中逐渐摸到了基层工作的门道。近年来,江西省婺源县建立大学生村官“矛盾纠纷助理调解员”制度,全县143名大学生村官奉献在基层一线,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农村环境。
开通微信, 第一时间搜集诉求
“去年家里因为盖房子和邻居起了争执,人在外地打工,父母让回乡处理,可相隔一千多公里,谈何容易?试着发了一个微信给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当天就调解了纠纷,还通过微信将合同照片发给了我。”时隔一年,中云镇中云村村民王富来说起当时处理建房纠纷的情境还记忆犹新。
王富来口中的微信调解就是婺源县“矛盾纠纷助理调解员”制度服务基层的一个生动体现。婺源县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长期驻村优势,利用村官原有办公场所,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保群众时时有门可进,事事有人可找,将其打造成村级信访接待第一窗口。同时,利用“微信+”的模式,做到为民解忧“全天候,无死角”。通过开通“民情直通”微信,为村民、游客、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网上诉求渠道,及时发布问题处理程序和结果,第一时间缓解当事人情绪,消解误会。“微信+”的做法还补充完善了代访代诉工作制度,将村民的合理诉求、集体意愿,通过微信第一时间加以搜集,由大学生村官协助向上级部门及相关单位提出诉求,并转达办理意见和办理结果。2015年以来,共为群众代理事项176件,有效化解群众难题419件。
提升本领, 土专家教授土办法
“我是学会计专业的,对于法律法规这一块不是非常熟悉,自从当了‘矛盾纠纷助理调解员’后,县里组织我们进行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培训,做起工作来,底气更足了。”婺源县江湾镇江湾村大学生村官詹文芳提起不久前的大学生村官法律知识培训班时,依旧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
为提升大学生村官“矛盾纠纷助理调解员”为民服务本领,婺源县采取“专家授课、集中培训、分批轮训”的方式,为大学生村官请导师“补课”。2015年以来,先后分3批次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同时根据农村矛盾纠纷调处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邀请长期从事信访、综治工作的领导干部,重点讲解农村调解工作的特点和应对方式,并发放信访条例、经验手册等实用资料226册,这种用“土专家”教“土办法”的培训方式,确保了大学生村官学用接地气。同时,指定1名乡镇司法所干部、1名村调解委员会成员为长期帮带人,帮助大学生村官快速提升农村调解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对于服务期满1年的村官,根据需要,分批安排到乡镇综治、信访部门“兼职”,通过身处急难险重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提升应对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
部门联动,提高调解纠纷效率
“从事调解工作单靠个人力量很难做到群众满意,县里为我们大学生村官‘矛盾纠纷助理调解员’建立了上下一体、部门联动的横纵调解网络,这让我们处理起矛盾纠纷来,效果更明显了。”刚从乡司法所“绿色通道”为群众拿到调解通知书的大鄣山乡程村大学生村官刘盼说。
为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矛盾纠纷助理调解员”为民服务的效率,婺源县建立了由乡镇土地、民政、计生、农业、派出所等部门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微网络,大学生村官通过对矛盾纠纷的早排查、早告、早处理,与乡镇土地、民政、计生、农业、派出所等部门上下联动,把常见的农村信访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协助开展好问题监测、信息报送、促进调解、回访落实等工作,2015年以来,协助调解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办理267件。同时,还在大学生村官之间建立起交流互助平台,通过qq群、座谈会、实地学习等方式,集思广益协助村官解决信访工作中遇见的难题,分享成功的信访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