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广昌大学生村官调研不玩虚功
2016-06-03 09:11: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周妍 胥金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江西省广昌县村官在“大学生村官看农村”调研活动中,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图为赤水镇枫岭村副书记崔祖华(右)向农民了解土地流转情况。 

 

江西省广昌县村官在“大学生村官看农村”调研活动中,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图为千善乡盖竹村书记助理廖勇萍(右)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

 

江西省广昌县村官在“大学生村官看农村”调研活动中,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图为旴江镇尧山村主任助理官剑(左)与菇农探讨推广香菇产业的可行性。

 

  近日,江西省广昌县委组织部开展的“大学生村官看农村”调研活动进入尾声,50多份沉甸甸的调研“干货”陆续成稿。此次调研从选题、调研到拟稿,不浮躁、不走过场,大学生村官们真正沉到基层,“打捞”问题,提出对策,感叹“收获良多”。 

  去年底,县委组织部发文要求全县2012届至2015届在岗村官参与“大学生村官看农村”调研活动。55名大学生村官立足县情,结合任职村及所在乡镇的发展规划,确立了涉及农村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社会管理等的52个调研项目,例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关于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等,选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章志芳表示,开展调研活动的初衷就是让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多接地气,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增长自身才能。

  县委组织部重视对调研村官的培训、帮带,不仅通过讲课的形式传授调研技能,还安排相关领导实施“1+N”全程指导协调,即一位组工干部帮带4-5位村官,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及时解决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李梦雪是2015年的新聘村官,任职赤水镇古源村,她的调研选题是《关于农村“空心化”的调查报告》。确立选题后该从何处下手呢?“先写报告框架?还是先去图书室查资料?”这让从没有做过调研的李梦雪犯了难。为了不耽误在村工作,李梦雪下班后带着问题清单找到了小组辅导员。“辅导员告诉我,不妨先去自己的村里走一走,听听村民们怎么说。”李梦雪恍然大悟,实地调研可不是闭门造车啊,必须深入农村细心观察、与村民耐心交谈。“相关资料如何获得?”“访谈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李梦雪不断发问,辅导员一一解答,从晚上7点到10点,三个小时的长谈终于让她厘清了头绪。此后,她每周通过电话向辅导员汇报调研进程,定期坐下来与辅导员面对面交流调研中的难处。她说:“辅导员的点拨很受用!”

  开展大学生村官调研农村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上交一份纸质报告,而是让村官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干事创业的真知,获得农村发展的灼见。头陂镇羡地村村官谢庚,他的调研项目是《从电商看农村发展——以广昌县电商为例》。之所以选择这一项目,不仅因为农村电商是当下的热门话题,还因为“兴趣使然”。谢庚告诉记者,自己一度想做电商创业、让农民增收,无奈没有经验,这次的调研恰好让他开了眼界。“我走访了县电商老板、县商务局、快递公司还有农民。”电商产业链上的环节无一遗漏。在组织部门的协调下,谢庚从商务局获得了县电商发展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一些电商老板很忙,我就反复约、耐心等,直到我从他那里获得我需要的答案。”在与农民的交谈中,他得知,电商老板的收购价比传统的菜贩子要高一些、量也更大。“多跑几次之后,和社会上的不同人群交流没那么怵了。”谢庚欣喜地发现了自己的成长。不过,一场调研下来,他的想法有了转变:眼下仅凭一己之力未必能将电商创业搞起来,不过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希望能够被有关部门采纳,从而让全县电商发展得更好,农民能够从中受益。

  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调研报告质量普遍较高,今后还将设计更多激励措施,鼓励村官真正沉下去,为新农村发展奉献智慧。

 

评论:烙上求真务实的人生底色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熟悉农村基层、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人才。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熟悉基层、了解民情呢?调查研究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功。正因为如此,江西、上海等地相继推出了一些措施,力促大学生村官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引导他们烙上求真务实的人生底色,为以后的成长筑牢根基。

  调查研究是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也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大学生村官刚刚踏入社会之门,能否尽快实现由“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转变,在富裕百姓、基层治理、文化惠民等方面有所建树,与调查研究的功夫密切相关。只有带着感情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俯首察真情,倾心听民声,才能搭准群众脉博,防止思路跑偏,杜绝好心办错事甚至办坏事的现象。

  调查研究的效果好不好,取决于亲民意识强不强。也许有些村官会说,我们天天和村民打交道,低头不见抬头见,谁还会见外?殊不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各种新矛盾不断凸显,群众的利益诉求也日趋多元。大学生村官虽与群众肢体上“零距离”,但并不代表心理上“零距离”。如果没有情感共鸣,纵然面对面,也难以倾心交流,诉说衷肠。大学生村官只有放低身段,尊重群众,虚心拜群众为师,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在这方面,许多优秀村官为我们做了表率。他们到群众家里走访,端起凳子就坐,不管有没有灰尘;捧起茶杯就喝,不管有没有茶垢;见到困难就帮,不管难度有多大。正是这些亲民之举,才使群众将他们视为“自己人”,不谈空话,不说假话。那种为调研而调研的敷衍行为,群众一眼就会看透,自然也会搪塞了事。

  调查研究的效果好不好,更取决于作风实不实。调查研究费心、费力、费时,要善于花力气、下功夫。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才会收到实效。求真,就要直面实际,探究本质,坚持真理。务实,就要多提建设之言,不盲从、不附和;多提诤谏之言,不包装修饰,不裹上“糖衣”。乡村处于最基层,一些政策的效果需要基层落地检验,一些统计数据需要基层逐级上报。如果虚报假报,就会影响上层决策的科学性,贻害事业。早些年有些地方就曾闹出将老母猪肚里的猪崽、老母鸡尚未下的鸡蛋列入GDP统计的笑话。大学生村官走进农村,要通过调查赢得话语权,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找准工作的着力点。

  愿所有村官都能在调查研究方面交出满意的答卷!(本报评论员)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