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乐安村官缪倩创业之路“一波三折”
2016-06-08 15:24: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周妍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缪倩(左三)和村民一起在山头清杂、扶幼。 詹平 摄

 

 

  一个女村官上岗不到一个月,就筹划着要将村里撂荒的山地盘活,而且刚起步就要种380亩的油茶!这个果敢的女村官就是江西省乐安县湖溪乡湖溪村党支部副书记缪倩。缪倩回忆起两年前最初创业的光景,再看着如今380亩绿油油的小油茶树,轻轻舒了口气,创业这几年的波折也在她眼前一一浮现。

 

  第一道坎:村民不肯种油茶

  “小倩啊,你先把山头上咱家的80亩地种种试试呗。不要一下子把摊子搞这么大。”缪倩的爷爷知道孙女要认真创业,很欣慰,但老人家还是提出了“规模适度”的忠告。而缪倩浑身闯劲,全然没有初创者的畏难情绪:“要干就干大的,弄一小块地没意思。”

  380亩山地,其中80亩属于缪倩爷爷,剩下的则涉及13家农户,要说服13户人家一起种植油茶,难度无异于登攀13座高峰,缪倩每天骑着“小电驴”上门“死磕”。“这个没种过,不知道行不行啊?”有农户表示担忧。“大爷,县里正大力支持种植油茶呢。您看,苗木钱、化肥钱全部我出,您只要按照要求管护就行啦。”缪倩的设想是,村民出地出力,资金成本由她自己一人扛,收益五五分成。她告诉乡亲,丰产期每亩油茶收入可达2000元。湖溪乡本就是缪倩的老家,老农们看着这个本地娃反复上门,有点心软,同时也被缪倩的诚意打动。最终缪倩和13家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她雇来机器对山头进行砍杂、整地,10个人、若干台机器同时开工,费了些时日,使昔日“蓬头垢面”的山地露出了清晰可人的模样,缪倩的心情一下子轻松起来。

 

  第二道坎:面临村民毁约风波

  好景不长,没过几日,村里就传出风声,有几个农户欲动员其他农户一齐毁约。“他们眼看山地清理干净了,就想捡现成的,在上面种杉树。”缪倩知道,一旦有人毁约,势必像病毒传染一样,这个头开不得!

  “虽然我和他们签了合同,但是在村民眼里,合同根本不具约束力。”在缪倩看来,一些村民缺少契约意识、法律意识,在乡村熟人社会,解决这类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最理想的办法。“总不能一有问题就打官司吧!”于是她下班后召集农户开会,把县里鼓励种植油茶的精神说给大家听,并再次上门确认合作意愿,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在事态渐趋好转之时,村民老曾却成了“出头鸟”——他自说自话在山地上栽了3亩杉树苗。缪倩是个直脾气,找到老曾:“你这样做可是违反合同规定的呀。”老曾直嚷嚷挖机开的条带太稀疏,他地上种的油茶比别人少,不公平。缪倩和他据理力争:“你的地坡度大,挖机开出来的条带只能稀疏些,不然不安全。”老曾哪里听得下安全作业的那些理由,只顾打着他的小算盘。缪倩眼看她的理服不了老曾,干脆来硬的:“既然你想毁约,就按合同来吧,这片山地的砍杂费、整地费你统统赔给我。”一听到赔钱,老曾心里就急了,周围的村民也都站在缪倩一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老曾还是要按合同办事、讲信用。半晌,老曾才悻悻地拔掉了杉树苗。

 

  第三道坎:资金链说断就断

  合同风波过去,资金链又出了问题。原来,因为是第一次创业,缪倩对成本估算很粗线条,许多细账没有匡算进去。“创业一旦开始了,花钱就如流水。”缪倩没想到,好不容易借来的十几万元很快就用光了,连化肥钱都没有了。

  一日,缪倩和村民整地完毕一块吃饭。劳动后的疲惫加之资金短缺的焦虑让缪倩连筷子都没劲提起来,脸上更是一个大写的愁字。乡亲们见她闷闷不乐,就问:“姑娘,咋了?”缪倩向大家陈情,补贴还没发下来,手头紧。“姑娘,你早说呀,还差多少,大伙儿给你凑凑。”缪倩一愣,这钱收还是不收?之前可是信誓旦旦地承诺不用乡亲们出一分钱的。“姑娘,你是为大家做好事,现在你有了困难,不能把压力全搁你这儿啊。”吃完饭乡亲们各自回家取了一些钱,凑了近万元送到缪倩手里。“感动,感动,真是感动。”缪倩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情不自禁地感叹。“大爷大妈,谢谢你们,我这就把账记下来,等手头宽裕了还给你们。”“不急不急,你安心做事。”缪倩握着沉甸甸的钞票,感受着乡亲们真切的目光,心里备感温暖。

 

  第四道坎:邻乡村民肆意“破坏”

  2014年年底,油茶苗已有40多厘米高,长势喜人。一日,村民火急火燎地跑到廖倩跟前:“缪倩,邻乡的牛把我们的树苗踩坏了!”这还了得!缪倩打听到放牛人的电话:“黄大伯,你的牛把我们村的油茶苗踩坏了,下次可别再放到我们山上来了。”电话那头的黄大伯“哦哦哦”地满口答应。

  缪倩本以为问题顺利解决,没想到过几日村民说“那些牛还在我们山头呢。”缪倩火速赶往山头,果真看到一群牛羊,部分树苗被踩得东倒西歪,叶子也不剩几片了。缪倩又接连打了两次电话,黄大伯只是回复“知道了,知道了。”但依旧照常放牛。“哼,看我是个小姑娘就不当回事!”三番五次沟通不见成效,缪倩心里既生气又委屈,她只好请乡领导出面与邻乡沟通,双方签了协议,黄大伯承诺从此不再在山头放牛。

  现在,油茶安静地生长。县村建办还组织大学生村官到缪倩的油茶种植基地参观学习。“没想到瞎子摸象般的创业过程,竟然一路磕磕绊绊走了过来。”缪倩回忆起创业的诸多艰辛,没有一点抱怨,反而庆幸经受了锻炼。她有句话想送给所有创业村官:执行时往最坏的结果上考虑,心理上以阳光的心态直面问题,坚信跨过了这座山又是一马平川!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