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泰和县村官牵手“田教授”助力精准扶贫
2015-12-17 15:32:00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朱华兴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全县“田教授”服务团组建以来,根据镇党委的统一安排,我协助村党支部书记抓好了村级“田教授”服务队的组建工作。根据我村实际,重点突出花卉苗木、毛竹、井冈蜜柚等我村的特色产业,遴选了康贻祯、康怀亨、康利旭等5名相关技术能人,组建了坎下村“田教授”服务队。

  服务队组建以来,作为组建者和联络员,怎样将自己同这支服务队融合在一起,怎样引导“田教授”服务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让更多的农民通过“田教授”服务平台创业致富,一直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反复思考和实践探索中,结合自身特点,我逐渐明晰了自己的定位,能够在以下三个方面与“田教授”服务队牵手,参与和推动“田教授”服务工作,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当好学习调研员

  村官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调研,当好调研员是对人生的一种历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服务队组建之后,我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全村开展了一次调研,通过走村串户,开通QQ群、微信群聊,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交流等形式,重点征求和了解党员群众对“田教授”如何开展服务的意见建议,了解全村的产业发展现状,摸清困难群众的致贫原因、年龄结构和对未来的打算。通过调研,经村“两委”干部研究,确定了曾花菊、康机贤等13人为“田教授”重点帮扶对象,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确定了脱贫产业,解决了“田教授”服务队“劲往何处使、拳往何处打”的问题。同时,我还记好了一本“田教授”日记,记录我所经历的“田教授”服务队给村里带来的变换,记录走访过程中村民对“田教授”的评价和建议,为不断改进“田教授”服务提供更全面的参照和依据。

 

  当好授技辅导员

  “田教授”服务队要开展技术培训、基地教学,首先要完善服务场所。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我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现有设备,并积极向镇党委争取,建立了坎下村“田教授”服务队实训室,配备了桌椅、黑板、电视、电脑等教学设备,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室内培训点。同时,我作为和生花卉苗木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率先依托合作社的苗木基地建设起“田教授”基地实践教学的实训基地,在我的带动下,村里还依托毛竹加工企业建立了毛竹种植实训基地,在村3组建立了水稻种植实训基地,为群众基地实践学习打下了基础,满足各类农业技能培训需要。同时,我发挥自己懂网络的优势,主动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QQ号、微信号,并长期在村“田教授”工作室值班,收集和登记村民的培训需求,将培训需求梳理后,提供给相应的“田教授”,并为“田教授”确定好服务的时间、地点。在“田教授”培训活动中,做好主持人,掌控课堂的秩序和节奏,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后,发给参训人员课堂意见反馈表,收集群众的意见,并将意见整理好反馈给“田教授”。截至目前,共协助村“田教授”服务队开展技术培训6场,组织“田教授”送技术上门80余次,服务群众400余人次。

 

  当好富民服务员

  组建“田教授”服务队,不光是要发挥他们服务群众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田教授”服务队这一载体,将农村实用人才这一群体凝聚起来,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做大产业,让这批“田教授”更富,从而更好地带动示范身边的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2012年,“田教授”康怀亨抓住镇里打造养宝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的机遇,种植了100多亩花卉苗木。为帮助他扩大基地规模,我积极同养宝公司对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帮助康怀亨流转土地,并争取到“田教授”信贷工程优惠贷款,投资88万元,新建成800亩花卉苗木基地,种植桂花树、紫薇、红叶石楠、榕树、罗汉松等十几个品种的花卉苗木。“田教授”康贻祯从事毛竹加工多年,为扩大生产规模,他想要联合周边的毛竹种植户,共同开设加工制造厂,并帮他完善了建厂申报手续。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我陪同他说服了周边7名农民入股,投资建厂,使他的毛竹加工由原来“小锅小灶”的小作坊式手工操作,改变为机械化操作,目前工厂预计年产值达到700万,不但把竹林产业做大了,而且做精了,直接带动了周边剩余劳动力150人就业。下一步,我想为他们成立毛竹专业合作社。“田教授”康利旭是我们坎下村的种粮大户,由于今年水稻收割遭遇几十年难遇的阴雨天气,收割的水稻无法晒干,我协助他联系了水稻烘干厂,并为他申请了水稻保险理赔,帮助他减少损失。

  在“田教授”的示范引领下,我们已先后帮扶曾花菊、康机贤等13名贫困户和康典芳、肖忠芳等25户农户靠发展苗木、毛竹种植走上了脱贫之路,并在“田教授”服务队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我很珍惜与“田教授”牵手的机会,它让我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也感受到一名大学生村官在真正带领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的喜悦感,感受到了工作的快乐,深深觉得农村是大有作为的。

  (作者为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坎下村大学生村官)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