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升能力,2016年以来,秦峰镇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管理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严管后宽的原则,立足实际,创新机制,建立健全了有效的措施,加大了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
进行正面引导,激发工作热情
针对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秦峰镇政府高度重视,在工作上提供锻炼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帮教制”,有针对性地安排好相关措施;在思想、生活上提供帮扶平台,确立部门的分管领导、所在村支部书记和挂点包干村领导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帮扶,为他们解决思想、生活上的困难;在组织上提供发展平台,对党员大学生“村官”提供途径,让他们尽快融入组织生活;对非党员的大学生“村官”积极引导,培养锻炼,向组织靠拢。
健全管理机制,促进健康成长
秦峰镇建立了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民情日志制度和跟踪了解制度。首先确立了分管组织的领导具体负责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同时村支部书记为主要责任人,新建了大学生“村官”档案,及时掌握和记录他们的工作、学习、考勤、奖罚情况。然后经常性的为大学生村官量身定做培训课程,及时学习当前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知识。其次要求各村官大学生下基层,走农户,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生产需要,掌握好民情,写好民情日记,为当地村委会解决农民实际困难,做好联络员。最后乡政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村官每月的工作情况,实行“例会制”,同时每季度、每半年、每年都要进行工作汇报,以便全面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生活、工作动态。对于出现或存在的问题,镇党委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从组织上确保了大学生“村官”的健康发展。
加强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秦峰镇政府注重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实行多岗位锻炼。根据大学生“村官”的自身条件,镇党委按照上级要求,合理安排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还采取了由党群副书记、组织员、包干领导结对帮带等形式,帮助他们开展计划生育、调节纠纷、便民服务等各项工作,帮助大学生“村官” 锻炼才干,较快适应农村。
通过创新机制对他们的管理和培养,使秦峰镇大学生村干部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锻炼,促进他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在工作中提升本领,在农村广阔的舞台锻炼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