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办什么事,直接到村代办站就搞定了,村干部成了我们的勤务员。”11月22日,宜宾县横江镇黄沙村明沟组村民陈仁富从代办员手中接到新办的《残疾证》由衷地感慨道。
陈仁富告诉记者,他一直想办理残疾证,但因腿脚不便,办手续令他犯了难,于是他抱着试试的心态找到村便民服务代办站,没几天,他便从代办员手中接到新办的《残疾证》。
记者在喜捷镇新联村村民事务代办站看到,墙上“便民高效、无偿服务”的提示语清晰醒目。代办站内登记簿、意见箱等一应俱全,墙壁上则挂着办事指南、值班表,以及代办员的联系电话等信息。“遇到事情需要帮助,我们随时都能找到干部。”正在委托办理房屋翻建审批事务的村民李升洪指着代办员信息说。
随着强农惠农政策逐渐增多,群众需到县乡办理的事项也随之增加,为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宜宾县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县全面推行村民事务代办制。
村民事务代办的构建是以乡镇便民服务站为支撑,以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为支点,以推行村民事务代办制为纽带的便民服务网络,由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兼任负责人,其他村干部或大学生村官兼任代办员,为群众提供全程代办服务。
为确保“村民事务代办”不流于形式,该县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代办服务工作。如受理环节的登记追踪、承办环节的首问负责、回复环节的办结告知等。同时,该县还建立了干部代办考核督查机制,将各村的代办情况纳入目标管理,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制度还对代办员代办纪律、服务规范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如果代办员对符合代办条件事项不受理、不及时办理,或者是态度生硬粗暴、摊派索要钱物、工作渎职等,将受到教育批评、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直至被移交司法机关。
据介绍,目前该县共建立了461个代办站,明确了1250名代办员,共受理各种事务4170件,办结4146件。据统计,自实施代办工作以来,为群众节省了办事车费、食宿费等诸多开支10.84万元,为群众减少往返行走路程约24300公里,群众满意率达99.9%。同时,自开展村民事务代办工作以来,该县信访量呈明显下降态势,信访总数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