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泸州市纳溪区针对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的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多、服务基层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急待提高的实际情况,在全区70多名大学生村官中深入开展“三项评比”,用形象鲜活的形式,着力提升领导决策能力、服务能力、创业能力,促进尽快成长成才。
开展“基层案例实录”评比,着力增强领导决策能力
以案例征文的方式,要求大学生村官根据自己在处理会务接待、群众来访、纠纷调解、项目实施等一系列村级事务中所遇到的某一个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认真剖析,总结处理的成功做法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形成“基层工作案例实录报告”。在大学生本官中开展“典型案例实录”公开征集评比。对联系实际、操作性强的优秀案例实录报告进行表彰,印发简报的形式下发到大学生村官中交流学习讨论,并存放入“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学习资料库”集中管理。
目前,全区已收集到大学生村官优秀案例报告20多个,10多万字,内容涉及村务管理、群众工作、重点项目实施等5个方面。
开展“田间宣讲公开课”评比,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以镇(街道)为单位,以“青年沙龙”为平台,定期举办“田间宣讲公开课”评比。要求每名大学生村官紧紧围绕农村法规、涉农政策、农业技术等内容,选择一个主题,为农村党员群众上一堂“田间宣讲公开课”,重点检验村官大学生联系群众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身对农村政策法律的把握运用能力。评比以田间地头和农家院坝为“背景课堂”,每场比赛邀请5-7名普通群众、村干部、农村党员作为“评委”,进行量化打分。
目前,全区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田间宣讲公开课”评比20多场,有50多名大学生村官上台进行主题宣讲,受到群众好评。
举办“创业可行性论证”评比,着力拓展创业发展能力
以“村官论坛”为载体,要求大学生村官围绕所服务村的村情村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群众发展愿望等内容,集中开展主题论坛。论坛活动每季度组织一次,明确3-5名大学生村官为主讲人。着重针对大学生村官在“村官论坛”中提出的产业发展课题项目,形成“创业可行性论证报告”。建立“项目可行性论证分析机制”,由区委组织部和团区委牵头,组织农口部门、财政、科技等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估,对可行性报告开展集中评比。对符合实际,具有操作实施价值的课题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的扶持。现在全区已有10多名大学生村官自主创办和领办中药村、特色水果、养殖等产业发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