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甘孜藏族自治州委组织部统计,仅2008年至2013年8月,甘孜全州共有125名公职人员在工作期间因公死亡。”今天,《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记者王鑫昕采写的报道——《用生命尽职 赢得百姓心》,又一次勾起了心中那些伤感的记忆。我们忽然想起去年征集原创作品时,一位甘孜州大学生村官投来的一篇文章,记录的正是甘孜州基层干部的日常点滴。于是,经过短暂商议,我们决定撤下昨天已经编辑排版完成的另一篇文章,换为你即将看到的这篇《尘埃与光》,以此向那些常年坚守在川西高原地区,用生命捍卫工作岗位的人致敬。
尘埃与光
我们是微尘,我们是光痕
在这里每个季节的转轮
都有我们一点一滴的默默无闻
无 畏
这是很多人在2014年最难忘的经历之一,那场突如其来的森林大火,纵使热浪阵阵,烈焰雄火,恐惧无时不刻,却依然让我们看到了烹坝乡的党员干部与群众队伍在危难出现时的奋不顾身。透过影像,我们还能依稀感受到燃烧在枝桠的熊熊烈火在身边炙烤的温度,风一过,尽是燎原之势,而他们要在燃尽的余灰上忍受炽热,在陡峭的山坡上手脚并用,狼狈攀爬,尽管他们所能扑灭的只是燃尽之后的星星之火,而那一刻,耋耄之年的老人,束发豆蔻的青年,手拿柴刀和树枝,几人一组,毫不犹豫地扑向火场...…
危机时刻,总有你们看不见的迎难而上,那种从内心迸发出来的无所畏惧带着责任与信念,站在灾难面前,鼓起勇气,拼搏到底。
坚 毅
自群众工作开展后的每一年,烹坝乡总会在暑假里迎来这样一群青春荡漾的年轻学子,他们都是四川民族学院学生会里的优秀代表,放弃了回家的机会,选择在山里支教,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出现,给马厂村各学龄段的孩童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当然,还有他们和这里的点点滴滴。图中两个光着膀子的大学生正是来到马厂村支教的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的家里干些农活也是常事,但上山劈柴对他们来说还是头一回。正值酷暑时节,光爬山已经是汗流浃背,一两个小时后,个个脸上都是黑一道红一道,即使筋疲力尽也乐在其中。农村工作必然没有大学时光里那么美好,冷汤泡饭、共卷地铺……这段经历带给他们更多的则是意料之外的成长,那么多的酸甜苦辣也将成为他们一辈子的记忆。
莘莘学子在烹坝待过的每一寸土地上,都让我们看到了燃烧的青春和无私的奉献,所谓的“任性”大概就是骨子里的那份坚毅。
渴 望
在支教的一堂美术课上,孩子们聚精会神的表情和一丝不苟的临摹成为了课堂上最美的图画,纵使十几天的课程能学到的知识寥寥无几,但对他们而言,只要有多一天的学习机会,那就是多一刻的欢乐时光,多一分的快乐成长。我记得在这群大学生志愿者离开的那天,有不少孩子都抱着他们,哭成了泪人,那种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情谊在这个时候显得是那么珍贵,那种不舍也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又一个真情,他们的执着就是我们最大的奢望,一切只是为了他们的天真烂漫,也为了我们祖国的花朵盛开。
渴望不止是一个眼神、一句话,更多的是在一次次不计回报付出后的彼此重叠,学生渴望知识,百姓渴望富裕,社会渴望和谐,国家渴望富强,希望的种子正在烹坝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敬 业
时间定格在晚上8点,忙碌了一天的工作还在持续着,三位副乡长,一个盘坐在地板上,一个蹲坐在墙角,还有一个,紧闭着双膝,挪出仅有的一点空隙,整理着手中的资料,所有的一切只是在努力帮助经办人员完成手中的工作。这只是众多加班夜当中的偶然一幕,从领导到干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纵使不言不语也已心有灵犀。
“敬业”两个字放在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职人员层面,它所昭示的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基层一线,我们吞下所有的苦衷,兢兢业业。
务 实
我想,真正坐在这片土地上,真正与我们的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才算是务实吧,就像图片上的这位副书记一样,他并不太喜欢坐办公室,只要有机会,都会下到田地里,和老百姓坐在一起,思路也清了,说话也顺了,再远的距离也近了,所谓的人民公仆形象之所以高大,并非官架子的搭建如何牢靠,而是融进群众感情的血脉支撑,我们在基层一线和群众并肩依靠,就是最大的实际,我们在农民劳作的土地上共同进退,才是最强的实干。
务实,是切身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解决难题,我们的每一点付出都将成为老百姓挂念的感恩,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成绩。
笃 学
黄草坪村为我乡的党建示范村,从两委工作到产业发展,都走在了烹坝的前列,但该村的干部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一切才刚刚开始,谁又能先进一辈子呢,只有不断地摸索学习才能一点点获取发展的机遇。从上级部门协调到村组自发组织,黄草坪村已经组织村干部、群众代表百余人次到县内外、州内外取经学艺,图中的女孩正是该村推选出的年轻文书,在和其他村干部交流的过程中,也逐步有了自己的独特观念。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无论于个人、集体还是整个社会,我们都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总结,“吾日三省吾身”,自学自查自醒,将这份笃定坚持到底。
团 结
大难面前方显大爱,在11.22康定6.3级地震后,不少村内道路受损,乡村两级干部在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出现在了抢险救灾的现场,与此同时,还有我们最关心的当地群众,他们的自发参与给这股队伍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干群关系在这一刻凝聚成手中的石锤和木棍,在鲜艳的旗帜下共同发力。此刻,并没有太多的领导和干部身份,党员和群众标识,团结在一起的是心中装着所有烹坝老百姓的男女老幼,只因一家人,才显一方力。
所有的付出只因信念坚定,只因我们都是烹坝人,才成就了全乡上下的团结一致,此刻彰显的不正是我们群众的后盾力量吗?
喜 悦
在一次群团服务的文艺汇演上,当地群众围观在演出场地旁,每一张脸上都绽放着最质朴的笑容,实际上更多的并不是因为演出节目有多诙谐,而是他们的孩子也参与了这次表演,还在懵懂期的少年们用舞台上不够熟练的动作向他们的父母展示着他们的青涩成长,乡亲们你一言我一句,尽是欢声笑语,他们可不会说一大篇大道理,更不会诠释幸福的含义,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存在便成就了他们最大的喜悦和无法言语的心情。
为什么说我们的群众是最可敬可爱的人,当我们能挖掘出他们所理解的美好生活,也就知道了他们心中的“中国梦”,以梦为马,我们都在这片辽阔草原上驰骋万里。
信 任
画面中坐在轮椅上的这位叫宋康平,先天性残疾夺去了他享受每个幸福当下的权利,在经历了无数坎坷曲折后,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我们也看到了他久违的笑容。后来的一幕,是宋康平的奶奶坐在了组织员的旁边,用那双布满皱纹的手拉着她,相互握着,那种与柴火不一样的温度和热烈或许是这个冬天最温暖的问候,是满满的感谢,更是一种信任,有了老奶奶这样的执着,我们付出再多都是真真切切的值得。
这种关系就是干群之间最真实的依赖,没有猜忌和疑惑,仅仅是彼此的相互支撑和不离不弃,鱼水情深才有前程万里。
后 记
这一年,光影索然轻言,伴随着尘埃中的斑驳,
这一年,你我依旧匆匆,穿梭在乡土间的婆娑,
这一年,还是春夏秋冬,却已沧海桑田、白云苍狗。
在这片116.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重水复,就像这时刻旖旎的风景,我们在千变万化中默默无闻,砥砺前行。
烹坝乡,在风雨的摇摆中依势而立,在尘起尘落间逐渐清晰,这里的每一个清晨和傍晚都充满了希望和期待,这里的每一名干部和群众都彰显着质朴与真诚,每一块田地间都有着不一样的味道,每一个岗位上都有着不平凡的事迹,也就是在一次次的交替中书写了一个个微不足道的故事,于你我的耳廓,述说着这一年的真实付出和内心感触。
我们是基层的干部,我们也是农村的孩子,我们将把最真挚的感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当中,我们将用最细腻的情怀勾勒出朴实无华的烹坝愿景。您所翻阅的,是9个发生在烹坝的点点滴滴,是所有故事中的冰山一角,是光影里最不经意扬起的微尘,弥漫在空气中的存在,于这个岁末,温暖如歌。
注:陈虹君为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烹坝乡人民政府大学生村官
(本文由@四川共青团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