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大学毕业生舒建明,经过层层考核,选择了到西宁乡任大学生村官。从此,他便在西宁乡扎了根,并且还在这里带头养殖蜜蜂、开网店,创起了业。
2013年3月,他在西宁乡徐家堰村养殖蜜蜂,利用蜜蜂采蜜酿蜜,并通过互联网销售蜂蜜。同时,舒建明除销售自产的蜂蜜外,还收购村上其他农民的蜂蜜,帮助农民销售蜂蜜,一举解决了蜂农蜂蜜销路问题,带动了更多村民加入养蜂“大潮”。
2014年,他参加了船山区就业局举办的SYB培训班,利用政府搭建的平台,在物流港建坤青年创业城经营起饰品店。
渐渐地,大学生村官舒建明的创业之路走上了正道……
与蜂结缘
成功赚取第一桶金
“我现在养的主要是菜花蜜、槐花蜜、枸杞蜜等。价格大概在每斤15—100元不等。今年养了总共300箱蜜蜂。”说起蜜蜂,舒建明告诉记者,读高中时,父母就在农村家中闲置空地上养殖蜜蜂。慢慢地,耳濡目染,对蜜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养蜂技能。
每年的3-8月为蜜蜂的取蜜季节,到9月至次年的3月则为蜜蜂繁殖季。每到寒暑假,舒建明就利用假期生活跟父亲学习如何养蜂、取蜜、装罐。“那时候跟父亲学习养蜂时,没少被蜂子蜇伤,很多时候都不想学了,不过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蜇过不久,又开始学习,现在创业有点成效,看来这个坚持是正确的!”
2010年的五一节期间,舒建明收假返回大学,专程从家里捎上几罐蜂蜜带给大学同学品尝。这一“吃”,让不少同学成了他家蜂蜜的“头号粉丝”,都要张罗着来买蜂蜜。蜂蜜卖出去了,赚了钱,心里当然乐开了花。在尝到经商销售带来的甜头后,舒建明更加坚信一箱箱蜜蜂就是一桶桶金子。于是乎,成为大学生村官以后,在镇政府的鼓励下,他果断利用自己的专长,在西宁乡就地养起了蜜蜂,要自己创业创富。
村官变身网店“小二”
帮助村民销售蜂蜜
2012年,大学毕业后,舒建明回到家乡,考到农村工作,成了西宁乡驻徐家堰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村官是干啥,开始也不算太明白,不过心想总要为村上、村民们办点实事。”舒建明说。2013年3月,在一次下村办事的路途上,漫山的金色油菜花吸引着舒建明。看到眼前的一切,舒建明不禁思考着,“如果在这里养殖蜂蜜,应该效益不错。”
随即,舒建明在父母的支持下,开始单打独斗养殖蜜蜂。然而几月过去,眼看一罐罐蜂蜜产出,却在销路上犯愁了。“生产不是问题,但仅从身边的人脉来卖蜂蜜,销路是打不开的。”舒建明认为,销路打不开的关键是购买人群不够,如果能在互联网上销售,就能让更多人群了解到他的蜂蜜。自己网购的经历,让他想到了淘宝。2013年6月,舒建明注册了淘宝网,开始将蜂蜜放在互联网上销售。舒建明说,一开始,在淘宝上买蜂蜜大多是问,少有人买。不过,通过这一两年的人气积累,如今,他的网店一个月能轻松做上100多笔交易,蜂蜜销售能达到200多斤。
大学生村官养蜂,还是网上淘宝店主。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当地村民也看在了眼里。“建明,我们能不能养蜂嘛?”有村民动了心。舒建明毫无保留,带动大家一起来创业致富,不正是他的初衷吗!于是在他的带动下,徐家堰村的10余户村民也开始养殖起蜜蜂来。为让当地村民增加信心,增加大家的收入,舒建明不仅传授养蜂技术,还定期到农户家中收购蜂蜜,用于网店销售。“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回到家自己养蜂,销路还不愁,高兴!”在舒建明的带动下养起蜜蜂的村民王学明乐呵呵地说。
政府扶持
创业之路越走越稳
去年9月,舒建明免费参加了船山区举办的SYB培训班,在为期10天的培训中,舒建明获益匪浅。同时在政府的鼓励下,舒建明还开起了实体店。
“现在在物流港创业街开了家70平方米的店,前期租金免费,雇人看店,希望自己创业路多种多样。”如今,舒建明不仅有自己的网店,还在区就业局的鼓励下,来到物流港建坤青年创业城开起实体店,经营起小饰品。考虑到舒建明创业前期的困难,区就业局还为舒建明发放了1万元的大学生创业补贴,用于更好地经营自己的网店和实体店。
“当下季节,由于遂宁本地花类较少,今年5月,我把100多箱蜜蜂运往了甘肃文县取蜜。父亲在那边,可以帮些忙。”说起下一步打算,舒建明希望把网店做大,自己赚钱的同时,带领更多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