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村官 ”陈雪梅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出生于1980年的陈雪梅,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20世纪初新旧交替的当代大学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在“村官”这个岗位上践行着这句话。
2004年9月,大学毕业不久的她毅然决定参加成都市武侯区倪家桥社区党支部委员竞选,走上了“做村官”的道路,这一走就是十余年,而且还在一直走下去……,这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披荆斩棘,她从懵懂走向成熟,从青年走向中年,从“新手”变成老同志,各种滋味,一言难尽……但她始终心存一条信念,那就是对党的忠诚;心系一条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心怀一条戒律,那就是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已,秉公办事,一身正气,以务实、肯干的工作态度赢得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刚来到社区时,社区工作对于学习中文专业的她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她对自己能否胜任社区工作,还心存疑虑。在社区,她什么话都不敢说,不知道怎样与群众打成一片,发现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根本运用不到工作中,为此她还一度烦恼、迷茫。不服输的性格使她没有气馁,她不懂就向社区同志、党员、群众请教、询问、学习,汲取他们的智慧精华为己所用。为了和群众打成一片,她就走到院落,走到群众家里,面对面地与群众交流,面对群众的白眼、刁难、谩骂,她不再慌恐,她会微笑解释、耐心回答。
2005年,正值成都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她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每天从早忙到晚。她所负责的化八院宿舍是一个有着900多户上千人的大院落,常住人口、外来人口都很多,管理难度大。为了将文明城市争创活动顺利开展,不拖社区后腿,每天她都像一个不停运转的机器奔波在院落各个角落,一丝不苟地督促院落做好创建工作:电线有没有乱搭乱挂、牛皮癣有没有清理彻底、楼道死角处还有没有杂物堆放等等,特别是夏季七月,正是酷热难耐,她仍然每天在居民的楼道里上上下下几十遍。有一次,因下雨路滑,她骑着自行车,一不小心连车带人都跌进膝盖深的雨水里,衣服湿了,裤子湿子,头发也湿了,膝盖也划伤了,但她扶起车子继续行驶在前往院落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