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蓬莱市大学生村官开展群众微心愿活动
2015-06-02 10:53:00  来源:大学生村官之家网  作者:邢伟 赵静珊 刘近涛 宋博文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一滴水可以汇成大海,一双手可以撑起蓝天。”有时候,一句轻轻的问候,一声深情的安慰,一次举手之劳的帮助,就足以带来满足与温暖。

  今年以来,蓬莱市大学生村官联谊会牵头组织开展了“群众微心愿,村官帮实现”活动。大学生村官们重点向村里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贫困户等弱势群体发放“心愿卡”,征集服务需求,市里统一汇集,由大学生村官们按照力所能及的原则,自主认领,承诺限时办结.活动开展以来,蓬莱市的大学生村官们共计征集、认领政策咨询、日间照料、课业辅导等6大类“微心愿”144条,截至目前,已办结126条。这些微心愿几乎都是些日常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小事、琐事,但却都是基层群众的急事、难事。大学生村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了基层群众一个又一个“微心愿”。一个个为民服务、排忧解难的鲜活“微故事”呈现在我们眼前……

  村官当家教

  潮水镇费东村大学生村官刘近涛,现在又多了一个身份——“教师”,一名进村入户的“家庭教师”。他要辅导的这个孩子叫宋维嘉,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一直由爷爷奶奶管教,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中下游,课业问题成了两位老人的“心头病”。刘近涛在走访征集微心愿时,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决定要帮助二位老人完成他们的“微心愿”,由于孩子平时要跟班上学,他就利用周末时间,去嘉嘉家里辅导功课。

  在辅导之前,刘近涛都先了解一下小嘉嘉这一周的学习考试情况,帮助建立起错题集,发现知识盲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最后再制定好一周学习计划,并在下次辅导时检查完成情况。为了保持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刘近涛坚持多鼓励的方法,启发孩子的上进心,为此还特地买了不少的棒棒糖用来表彰奖励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就这样坚持下来,2个月后举行的期中考试中,小嘉嘉的语文和数学都得到了85分以上,虽然成绩还不是特别出色,但比起之前着实进步了一大截。“自从村官小刘辅导后,俺们嘉嘉的学习劲头可足啦,这回他可帮了我们的大忙。”两位老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对村里的大学生村官称赞又感激。

  村官心语:“孩子王”虽然不是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主业”,但办实事办好事,是群众工作的永恒主题。牺牲一点业余时间,帮助孩子更好成长,收获群众的满意和支持,何乐而不为。

  让专业知识在基层发光

  “咱们老农民知道的健康知识太少了”、“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家里孩子老是感冒”,与老百姓聊天时,南王街道南王村大学生村官宋博文总会听到类似的话语。

  作为南京医科大学2014年毕业的药学硕士研究生,她不禁产生很多触动,一个念头渐渐在心里萌生:我何不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办一个我们村自己的健康讲座?为此,宋博文广泛征集村民需求,与街道卫生院专业人员积极沟通,确定了讲座内容:感冒和食物中毒等春季易发症的预防与急救。讲座当天,南王村党员活动室坐满了村民。40分钟的讲座气氛活跃,讲解了风热与风寒感冒的区分以及如何对症选药、食物中毒的急救等。为了能让大伙记得住,宋博文还穿插了很多生活中生动的例子。讲座结束后,迟大姐拉着宋博文的手高兴得说:“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来讲老百姓需要的知识,这个讲座可得一直办下去啊。”

  村官心语: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一般从事的是综合管理工作,但专业知识切切不能丢。我想,立足农村工作岗位,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直接服务于最基层的农民群众,才是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价值所在。

  我和收音机一起陪伴你

  紫荆山街道司家庄社区的居民卜永艳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十分不便。由于父母白天在外打工,她经常要一个人呆在家里,心情非常孤寂。社区的大学生村官赵静珊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来到了卜永艳家里,陪她聊天解闷。当被问及有什么需要的时候,她用手比划着断断续续地说:“我想要一台收音机,之前有一台是亲戚不用了送给我的,已经坏了。”她的这句话被赵静珊记在了本子上,更记在了心里。

  两天后,赵静珊带着一台崭新的收音机来到了卜永艳家里。这台收音机操作便捷、携带也很方便,是她跑了许多家电城为卜永艳精心挑选的。拿到收音机后,两个人像姐妹一样,一起研究使用方法,交谈自己喜欢的歌曲。卜永艳开心的说:“以后有姐姐和收音机陪我,我再也不孤单了!”

  村官心语:孤独是比贫穷更难解的痛苦。当前,很多村居都有孤残等弱势群体,大学生村官应该多关注他们,设身处地去想想他们的所思所盼,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让孤儿不孤独,空巢不空心,身残爱不残。

  通过开展“群众微心愿,村官帮实现”活动,大学生村官们从一些辅助性的小事做起,从自己熟悉的工作做起,从能发挥专业特长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欢迎的事情做起,通过做成、办好一件件具体的事情,赢得了农村群众的支持,锻炼了刚刚放下书本踏进基层社会的大学生村官。“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帮贫解困、锤炼自我”已经成为大学生村官的共识,并内化为长期坚守的行动自觉。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