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羡是山东省金乡县王丕街道李故楼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李故楼村村支部书记助理。
这位外型单薄内在厚重、气质沉稳能量漫溢的男孩一毕业就响应党和国家“到基层去,到农村去”的号召,放弃一家教育集团总部市场主管的工作,投身于一个经济落后、“斗争”频发、矛盾激化的后进村。2年时间,他瘦弱而又坚实的身影穿梭于李故楼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他沉稳而又匆忙的脚步踏在李故楼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他用满身的正能量带领一个“乱子村”走出了一条规模种植、电商销售的致富之路。
到任之初是乱局
任职报道那天,单位的老同志就开始给他打预防针:“咱们王丕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就是有句顺口溜‘园难进,集难赶,楼难上,岗难爬’”。这其中的“楼难上”说的就是刘羡将要投身扎根的李故楼村。
李故楼村下辖苏庄和李故楼两个自然村,730人,两个村向来关系不好、人心不和,很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直接缩窄了村民的致富之路。初在村内党员大会上和党员群众见面那天,真正让刘羡见识了乡村版的“一国两制”,由于两个自然村不和,党员会议都是分两处召开,那天贯穿会议全程的是对书记王峰同志和村主任苏明灿同志的苛责批判,整场会议下来没有一项工作圆满完成,而且始终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硝烟气息。
挺身走上治乱之路
2014年10月,全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启动,李故楼村迎来了改变历史和现状的机遇。年仅36岁的年轻创业典型李东磊当选村支部书记,同样是村里的青年带头人李占领当选村主任,就这样李故楼村富含潜力的村级班子逐步建立起来了。
村两委会议上,刘羡把前期经过细致考察、科学研判后整理的“修路—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思路形成报告传达给了新任班子。经过认真分析、商讨,大家一致通过了刘羡的提议,并决定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的运营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真正转变村中“不重发展重纠纷”的不良风气。
2015年3月,全县“户户通”工程建设拉开序幕,李故楼村巧借“春风”破解遗留问题,率先召开动员会议,积极研究各项对策,迅速展开筹资工作,刘羡更是将宿舍搬到了工作现场,凭借着大家科学的工作方法、全力的工作态度,最终仅用2天时间就率先完成了22万元的征缴任务,村里的路修起来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道路越来越平坦。
见证“乱子村”的华丽蜕变
王丕街道素有“绿色蔬菜小城”的美誉,2014年底,结合全街道产业优势,李故楼村迎来了蜕变发展的“春天”。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领导的关怀下,刘羡和村级班子合作成立了鑫丰农业专业合作社、鑫丰家庭农场,今年,合作社核心区蔬菜种植面积40余亩,亩均收益达3.4万元,加盟的农户人均年增收1.3万元,真正富起了老百姓的腰包。
刘羡并不满足传统种植模式,注册资金200万元成立了“康美尚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道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依托金乡县大蒜之乡的产业优势,与府京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将大蒜加工成黑蒜等保健产品,使得价格涨了10余倍,让不具竞争优势的“土疙瘩”翻身蜕变成了“金元宝”,公司协议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李故楼的大蒜,使得蒜农年增收3000余元。另一方面,刘羡多方筹集资金成立了王丕街道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李故楼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电商技术指导、开展物流代发代办,教授致富技能。
“回首向来萧瑟处”,经过两年村官生涯的磨练、洗礼、积淀与迸发,刘羡已悄然褪去了初来时的青涩、懵懂与稚气,与时俱进的眼光、扎根基层的决心与务实重干的态度,让这个年轻人带领群众致富的步子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