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清晨,顶着大雨,夏治波在未婚妻的陪伴下来到济南军区总医院,正式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26岁的他是山东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在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下,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白血病人成功配型,成为全国第585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据悉,为了及时拯救白血病人,夏治波与未婚妻推迟了早已准备好的婚礼。
2016年5月的一天,夏治波正在村里忙着手头的工作,这时他接到了来自日照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您的造血干细胞已经和一位白血病人初步配型成功,请问您有没有捐献的意愿?”听到这个消息后,夏治波难掩兴奋,连忙回答“愿意”。“我太幸运了,当时听说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只有百万分之一,没想到真的被选中。”夏治波说。
6月中旬,在红十字会及家人的陪同下,夏治波来到日照市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高分辨测试,在基因层面上与患者骨髓进行配型。“夏治波与患者的配型匹配度很高,一般情况八个点就算是匹配成功了,他们两人的匹配度是九个多点,这样移植的成功率就会很高。”日照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说。
夏治波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人。家人听说是为了救人,都非常支持他。
虽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但摆在夏治波面前的难题是,捐献骨髓的时间与原定婚礼日期有冲突。夏治波和未婚妻是山东警察学院的大学同学,两人已经相识6年,毕业后夏治波考取了2014届大学生村官,而未婚妻进入五莲县的森林公安工作,两人分隔两地聚少离多。经过6年的爱情长跑,两人定于今年的“十一”举办婚礼,根据医生要求,捐献后需要在家休养一段时间,与婚礼时间相冲突。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先救人再说。”夏治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未婚妻和家人都一致赞同。于是,夏治波和未婚妻取消了提前订好的酒店、婚庆、婚纱照、彩车等。“婚礼是推迟了,但我觉得以后再办更有意义。”夏治波说。
8月1日,夏治波在济南军区总医院采集了200ml造血干细胞,整个过程花了3个多小时。捐献之后,山东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医院,为夏治波颁发了荣誉证书。躺在病床上的夏治波高兴地说:“希望这些造血干细胞尽快输送到病人体内,让他早点解除痛苦,如果不够了我随时再来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