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市芝罘区出实招让城郊村官不平庸
2015-11-12 14:59:00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袁恩峻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相对而言,城郊村集体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化水平整体比较高,对前来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思想观念、履职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大学生“村官”队伍来看,有的受所学专业、阅历经验限制,对城郊村工作的快节奏和高要求不适应,有的被安排在收发文件、行政接待等事务性岗位上,甚至成为专职“打字员”、“收发员”,出现不求进取、安于现状、流于平庸的倾向。芝罘区作为烟台市中心城区,大学生“村官”都安排在城郊村工作。为有效避免这一问题,我们创新三种模式,强化激励引导、能力培训和岗位锻炼,确保大学生“村官”用得上、顶得住、发挥应有作用。

  一是“定期约谈”+“实绩考核”,引导思想上不平庸。“定期约谈”,即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和城郊村党支部书记,每月确定一个约谈日,采取集体谈、分组谈、个别谈等方式,定期与大学生“村官”进行谈心谈话,做到“三必谈”,即近期思想状况必谈、工作收获和感悟必谈、下步努力目标打算必谈,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对心理上有落差的,帮助进行思想疏导;对工作状态不佳的,帮助分析问题原因;对缺少目标规划的,帮助明确努力方向和下步要求。“实绩考核”,即为每名大学生“村官”建立实绩档案,逐一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采取日常考核与年底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岗位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切实让他们时刻在思想上不懈怠、不放松。今年以来,已开展集体约谈6次,个别约谈50人次,先后帮助2名思想出现滑坡的大学生“村官”端正了态度。

  二是“回炉培养”+“联合帮带”,保证能力上不平庸。为帮助大学生“村官”能力上尽快“达标”,符合城郊村生产发展需求,实行“回炉培养”和“联合帮带”制度。“回炉培养”,即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区党员干部整体培训计划,在区街党校专门设立大学生“村官”能力提升班。统筹考虑城郊村岗位实际需要和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相应设置城郊经济、企业管理、社会事务、公文写作、社交礼仪等内容,采取案例剖析、典型说法、专题研讨等形式,帮助他们迅速提升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联合帮带”,即为每名大学生“村官”分别指定一名街道中层干部、一名包村干部和一名村“两委”成员作为导师,导师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矛盾纠纷调处、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面对面讲实用知识、授工作思路,手把手教方式方法、传经验技巧,帮助他们尽快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已结成帮扶对子66个。

  三是“自主选岗”+“试岗锻炼”,实现事业上不平庸。针对部分城郊村认为大学生“村官”是“过客”,不愿“给位子”的现象,推行自主选岗、试岗锻炼制度,让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有岗位、实践锻炼有平台。“自主选岗”,即大学生“村官”在担任村书记助理或主任助理的同时,由各城郊村按照不低于1:2的比例,再为他们提供集体企业董事长助理、总经理助理、法律顾问、会计顾问等自选岗位。大学生“村官”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选择,并与村里签订《选岗协议书》,明确岗位职责要求和目标任务。“试岗锻炼”,即为大学生“村官”规定试岗期限,时间一般为半年。能够适应岗位要求的,试岗结束后可直接上岗或选择更高岗位试岗;不符合岗位要求的,调整至较低岗位继续试岗。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