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学习培训,我顺利实现了转岗,找到了一条适合我个人发展的道路。”2014年通过省公务员招考、被分配到通许县四所楼镇工作的崔超亚2月1日高兴地说。近年,通许县为拓宽大学生村官出路,积极探索途径,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正常流动机制,确保他们“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出”。几年来,该县220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参加省公务员招录、外地市公开选拔、定向招录和自主择业等途径分流127名。
联系帮带,让立志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扎下根。一是严格管理。建立县、乡党委领导班子与大学生村官“一帮一”联系帮带制度,通过工作指导、行为引导,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言传身教。同时,在帮带过程中,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在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大学生村官了解村情民意,传授工作经验,使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农民群众、适应农村生活、促进农村发展。设立远程教育兼职管理员岗、民情信息调研岗、团支部书记岗、时政宣传岗、法制教育岗等多个岗位,通过多岗位锻炼、多角色转换,让大学生村官更多接触乡村主要工作,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和服务群众能力。在2014年农村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中,该县有53名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
搭好平台,让想走出去的大学生村官有机遇。通许县积极利用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各种优厚政策、条件,通过对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特岗教师、县企事业单位招聘保证拿出不少于1/3的名额针对大学生村官招聘等途径,为解决大学生村官出路问题提供机遇。2012年,通许县在全省率先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定向选拔,公开选拔了50名优秀大学生村官解决乡镇事业编制。同时,该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时时关注省公务员招录、外地市公开选拔、国有及私有企业招聘等信息,通过电话通知、发布到QQ群等形式,及时准确地将各种用人信息传达到每名大学生村官,以供全县大学生村官选择和及时准备,确保大学生村官不错过一次机会。几年来,该县有69名大学生村官通过省公务员招录、外地市公开选拔、自主择业等途径顺利实现转岗。
激励扶持,让敢闯敢拼的大学生村官创成业。该县每季度组织举办一次“大学生村官创业论坛”,指导大学生村官创业。建立由农业、农机、科技、畜牧、林业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业主及种植饲养大户组成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咨询服务团,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通过多渠道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筹集100万元资金,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并协调县人保局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1000万元小额贷款。截至目前,该县共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小额贷款382万元。同时,利用涌现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典型张雅静、饲养和农产品深加工典型赵三鹏、饲养示范带头人游红磊、经商办企业典型周振飞等大学生村官的示范引领,创造就业岗位1970个,带动158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该县有37名在岗大学生村官立足所在村进行创业,通过自主创业分流5名大学生村官。(赵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