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佳县培养大学生村官调查
2013-06-20 15:24:00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杨静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大学生村官曹惠玲静心养殖獭兔

   

  大学生村官申小峰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村民浇灌玉米

   

  大学生村官贺瑞走访困难群众

  
  5月18日,顶着正午烈日,从佳县县城出发,在弯弯曲曲的黄土山路上颠簸了足足1个钟头才抵达该县刘家山乡桃元村。下车后,定神望着光秃的山头和凸凹不平的土路,很难把这样的一个偏远村庄和大学生的梦想与激情联系在一起。而就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大学毕业生申小锋在村官岗位上越干越有劲。

  “因为村官考试本身竞争很激烈,当时考上了很高兴,但是又因为工作不稳定而感到迷惑。”谈起当村官的心路历程,申小锋表现得很激动,“真正当上村官之后,有过困惑,有过辛酸,有过挣扎,但是一路都有政府鼎力相助和政策的不断调整。我现在特别有激情、有干劲,对未来充满希望。”

  人岗相宜,使大学生村官能扎下根

  “村官村官嘛,第一步要先沉到村子里。沉不到村子里,谈何为村子谋发展?要沉到村子踏踏实实才能将村子里的事情做好。”谈起村官的培养,一直在基层工作的刘家山乡党委书记闫峰说得非常中肯。

  为了真正让大学生村官能沉到村子,佳县确实下了一番苦功。首先,充分了解每名村官专业特长,整体掌握“本地生源就近聘用、公路沿线村和乡镇驻地村优先选派、服务农村兼顾乡镇锻炼、全县总体平衡”的原则,将大学生村官全部分配到村(社区)。多数镇实行与乡镇干部“生活待遇、办公条件、培养教育、提拔使用”四等同,着力优化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环境。而这种做法也得到了村官和村民的广泛认可。

  现任兴隆寺磨川村委会副主任的大学生村官曹慧玲对此深有感触:“虽然一开始作为村官开展工作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是这个村子的人,人都比较熟悉,相对来说减少了很多麻烦。而且大家相信我,愿意跟着我干。”

  “曹慧玲是我们村子里第一个女大学生,能回到村子一心一意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我们也太欢迎啦。”磨川村的一位老汉提到村官曹慧玲时充满感激。的确,在农村,对于有知识又有能力的大学生村官的需求依然相当迫切。

  实地锻炼,使大学生村官收获颇丰

  “我觉得这些年轻的村官最重要的就是锻炼。在平时要多给他们压些担子,因为每一个工作都是锻炼的机会,只要是认真锻炼的村官,不管以后走到哪个岗位上,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干得漂漂亮亮。”闫峰说。

  在实地锻炼方面,佳县从培训上、帮带上、考核上和搭台上下工夫,让这些年轻的大学生们经过几年的基层锻炼,都能在工作能力和水平上有显著提高。

  李红是佳县通镇张包山村的党支部书记,从这个小女孩时尚的外表上很难读到三年农村工作的阅历。而当她开口讲述这三年的工作经历时,“优秀村官”这四个字才越来越真切地和她联系起来。

  “当了村官之后才发现,农村工作非常具体。像我这个在县城长大的女孩,能够到村子里开展工作,并且让村民接纳我选我当村支部书记,除了个人的努力付出外,佳县各级领导都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帮助。”李红说。

  为了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角色,打开工作局面,佳县积极选派他们参加中、省、市组织的各类专题培训;在帮带上,县上建立了“县委组织部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和农村‘两委’负责人”5+1帮带培育机制,主要传授做好农村工作、当好基层干部的实践经验,指导督促工作任务的落实,培养他们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任劳任怨的办事态度;在考核上,县上将大学生村官工作与其他组织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出台了《佳县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同时还对撰写工作日志情况不定期抽查,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搭台上,各乡镇按照“在村工作为主、多岗位锻炼为辅”的工作思路,合理安排大学生村官在信访维稳、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急难险重工作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用了三年时间,已经把桃元沟村从一个偏远落后的村落发展成为绿色文明村、绿色生态示范村、绿色示范教育基地的申小锋连连感叹道:“村官岗位确实太锻炼人了,农村非常接地气,能够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清楚地看到有些政策的偏离。同时也更好地掌握了与农民交往与沟通的方式,这是其他任何工作都得不到的锻炼。”

  在佳县,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基层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据了解,佳县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竞选进入村“两委”班子,先后有89名(约占在岗村官的70%)同志进入了村“两委”班子,其中33名担任了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进入村“两委”班子的比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得到省委组织部的高度赞扬。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