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丹凤村官李阳两次转让创业成果
2014-04-25 10:53: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余篇军 袁石军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09年9月,李阳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来到陕西省丹凤县峦庄镇四家村担任书记助理。短短4年,他已经成功创业3次,涉及到养殖、餐饮、农副产品加工等不同领域,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李阳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养鸡。决定养鸡前,他对丹凤县境内的几家养鸡场进行过考察,认为养鸡投入少收益高,技术简单易学。他和村干部想说服有条件的村民养鸡,但大多数村民都习惯于种地、种果树,家里喂几只鸡也只是自给自足,响应者寥寥。一些村民抱着怀疑的眼光说:“真能赚大钱您为啥不干?您先养好了我们再干也不迟。”

  在村里老干部的鼓励下,李阳通过几个亲戚向银行抵押贷款10万元,联合余发杰等5户愿意养鸡的农户动工建鸡棚。2010年5月第一批鸡出栏后,李阳和投资的5户村民每人分到8000元。原先还在观望的很多村民眼热了,纷纷要求加入。57岁的罗庆发便是其中一位,他一下子就养了两棚鸡,他说:“人都说张口的东西不好养,没想到一个小娃娃喂鸡还给喂成了,看来这娃不简单。”

  “养鸡那一年,我只有下雨天才休息过。记得第一回鸡苗送来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把鸡苗搬到温棚后,还得寸步不离地守在棚里。那时外面温度仅有五六度,鸡棚里面却高达38度,我穿着短袖热得受不了,干一会儿活就得出去透透气,到晚上短袖一拧就是一滩水。”李阳感慨地说。那时,出鸡粪是脏活累活,在村里雇不到人,他就和另一个小伙子自己干。每次鸡饲料送来后他也舍不得花钱雇人卸车,自己和两三个村民一袋一袋背到屋里。

  就在李阳养鸡最赚钱的时候,他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把自己的鸡棚低价转让给其他村民。他说,他养鸡就是为了带动大家脱贫致富。

  接下来,李阳又把眼光投向餐饮业。他发现镇上只有几家小饭馆,菜色和主食都非常单一,没有特色。李阳在镇上租了一间小店,找到有经验的厨师掌勺,又请来镇上照看孩子上学的妇女帮厨,让富余的劳力有了就业门路。饭店生意忙人手不够时,李阳既当洗碗工,又当服务员。由于他勤快又厚道,善于经营,生意越来越好,不少群众都想跟着他干。他热心帮助大家选址、装修店面、传授技术,如今峦庄镇已有4家风格不同的乡村小店。

  “我的目标是带领更多的群众发家致富。”一年后,李阳又将饭店转让了出去。

  现在,让李阳最忙碌的是手工挂面合作社的事。峦庄的挂面有悠久的历史,口感劲道、风格独特,是当地的特产,但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难以做大,在市场上没有多少影响。李阳将制作挂面的50多户农民集中起来,建立起北山手工挂面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有产品统一包装,然后在县城统一销售。

  李阳说:“以前感到创业是一件很难的事,其实农村有丰富的资源,创业的机会很多。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经历,带动一批又一批人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增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