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台区按照“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要求,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机制,确保村官们管得住、干得好,留得下。
一是健全“管得住”的工作机制。区上成立了由组织、农工、教育、财政、人劳社保、民政、农业、林业、扶贫、公安和共青团等11个部门组成的协调领导小组,在区委组织部设立了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健全了“区上统筹领导、乡镇直接负责、村上具体管理”的三级管理网络。与大学生“村官”逐一签订了《聘用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劳动合同书》,制定了《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实行大学生“村官”日志和考勤制度,作为补贴发放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村官QQ群,公布 “热线服务电话”,及时接待“村官”来电来访,逐步探索建立培养、管理、使用、监督、考核、奖惩等机制。
二是搭建“干得好”的工作平台。一是完善培养帮带机制,由部长或分管副部长主持开展任前培训,发放《农村基层工作手册》等书籍资料,召开新老村官座谈等,让村官了解到村任职的目的、意义和工作任务,助其“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任职后,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以涉农政策、法律法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实用技术等为主要内容,促进大学生“村官”政治素养和工作水平提高。二是结对帮带,以区级领导联系、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定期走访、镇乡主要领导定期谈心、镇村各1名干部具体帮带的“4+1”方式,给村官们教方法、提要求,言传身教。三是强化实践锻炼,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双创”、村(社区)换届选举、城市拆迁、计划生育、农业生产等各项重要工作,通过压担子、定任务,不断增强村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河东店村支书助理范旭,利用所学知识为柑橘产销协会制定了章程和各项制度,赢得群众一致认可,被群众推选为协会会长。舒家营村主任助理赵鹏飞主动请缨,利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对本村一名因精神异常而被大学开除的男青年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有效缓解了其自闭症状。
三是营造“留得下”的工作氛围。一是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党建网站、报纸、电视等渠道,在全区广泛宣传选聘大学生“村官”政策措施和重大意义。二是落实待遇,及时落实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安置费,按月足额发放任职补贴,为其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协调区人才交流中心免费为其托管档案,在城区派出所设立村官集体专户,积极协调镇村为他们解决食宿、办公等实际问题。工农桥村的杨婷家在西安,以前租住的房子离村较远,村上出资为她租了一套条件较好、离村较近的房屋,彻底解决了她的住宿问题。三是加强培养。大力实施“村官”温暖工程,积极推荐表现优秀的“村官”作为村“三委”主要干部候选人,积极引导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已有3名预备党员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新发展2名预备党员。四是提供便利,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参加村(社区)换届选举和公务员、研究生等各类招考,促进合理流转,全区先后有15人通过招录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在新的岗位上继续砥砺青春,奋勇前进,另有8人进入陕西省2014年从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考试面试环节,16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村官陈钦经过公选担任了汉王镇副镇长。